郊区养老就诊成本和风险增高,子女探望不便——

家门口的养老院能否再多些?

2019-01-09 作者: 李振 报道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李振 报道
  本报青岛讯 “离家近又能收住失能老人,这样的养老院几乎家家‘一床难求’,家门口养老的愿望实现起来真不容易!”日前,青岛市民郭红艳在踏遍青岛4区为父亲寻找养老院后,对记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伴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深,近年来,我省居住区内或周边区域安置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机构热度持续不减,需排队入住,而新建大型养老机构大都将地址选择在郊区,远水难解近渴。让更多失能失智老人住进家门口的养老院,亟须找到一条扩大增量、盘活存量的新路径。
  郭红艳告诉记者,为了探望父亲方便,最初自己只在家附近寻找养老院。但这些机构要么不收失能老人,要么收费太高,相对便宜又接收失能老人的全部需要排队入住,其中一家等待期甚至长达半年,她无奈将父亲送往离家40公里外即墨的一家养老院。为此,郭红艳每次探望父亲都需要在路上耗费两个多小时。
  郭红艳的遭遇折射出的是养老服务资源空间的错配。省社科院人口所所长崔树义介绍,其团队2017年一项针对全省1200名老人的养老意愿调查显示,近70%的老年人选择不离开原居住地的居家、社区养老。同年济南市开展的相关调查显示,选择居家、社区养老的老人占比高达99%。而与此相对,新建的养老机构迫于地价成本、运营成本等压力,大多选择建设在郊区,导致了“一床难求”与床位闲置的结构性失衡。
  “对于老人和家属来说,远离城市意味着远离优质的医疗资源,增加了老人的就诊成本和风险;老人原有的社交关系消失,需要重新适应陌生环境,增加孤独感、挫败感等负面情绪;从家属角度,探望远居郊区的父母时间和经济成本大增。”从事中日两国养老研究20余年的日本城西大学现代政策学院副院长于洋告诉记者,日本一度也出现过郊区化的养老机构建设热潮,但实践证明远在郊区的养老机构大都沦为了空城。目前,日本的养老机构基本都建设在地铁、车站、大型商场等交通便利、人员密集处。
  眼下日本养老服务的主要模式叫做“社区综合护理体”。于洋介绍,这是一种位于居住区内,床位数量在50-60张以下,提供包括上门入户护理、容留老人日间就餐娱乐、短期寄托、长期住宿、老人综合信息的管理、养老辅助器械租赁等多重服务的综合机构。2017年日本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中,由“社区综合护理体”提供养老服务的老人达460万人,占比超过八成。
  “养老机构的小型化、社区嵌入化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崔树义表示。至于如何增加家门口的养老机构数量,崔树义认为可以进行存量的盘活。“目前城市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有效利用率极低,并且存在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可以对现有此类设施进行改造,一部分改建为社区嵌入式小型住养、托管机构,一部分改建为老年人活动中心,切实提高使用率。”崔树义说。
  另外,记者了解到,我省多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社区嵌入养老机构的发展,力图通过扩大增量解决家门口养老的难题。济南市出台了《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新建住宅小区按照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老旧小区每百户不少于15平方米的标准建成1处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将其打造成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服务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