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青岛市将党建工作作为推动基层治理创新“主引擎”——

全域统筹下好基层党建“一盘棋”

2019-01-06 作者: 薄克国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薄克国

  党建工作的难点在基层,亮点也在基层。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岛市从大党建理念出发,率先在组织体制机制上破题,着力把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党组织贯通、联动,构建起“市委领、区委统、街道联、社区拢”四级联动、条块融合的组织领导架构,城市基层党建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下好先手棋,青岛首先做好城市基层党建顶层设计,明确提出构建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城市基层大党建格局。市委履行抓城市基层党建主体责任,把方向、建机制、定标准、抓改革、解难题;各市辖区区委履行第一责任,是“一线指挥部”;街道党工委统筹联动、全面兜底,发挥龙头作用;社区党委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延伸社区党组织链条,将党支部建在网格,党小组覆盖到楼院。
  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社区,但是社区面临着人少活多“力不从心”的现实问题。
  党建引领,重心下沉,强化社区党委的领导力和统筹力。2017年,青岛市在市南区试点推行街道社区体制改革,将街道10余个内设机构整合为综合、党建工作、社会事务、公共安全和城区发展5个办公室,取消招商引资职能,使街道党工委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取消街道政务服务中心,43项服务事项全部下放到社区,由社区工作站承接。随之下沉的还有188名街道干部,其中50名副处级党员干部任社区党委书记,到社区办公。社区党委下设居委会、工作站、片区及“两新”组织党支部。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由20万元提高到110万元,工作人员增至10-15名。
  “以前是联系社区的分管领导,是‘传话筒+参谋官’,以动嘴指挥为主;现在是社区一把手,是‘指挥员+战斗员’,既要动嘴也要动手。”谈起从街道到社区截然不同的工作角色,市南区八大湖街道副处级干部段希文说。2017年10月起,段希文下沉到街道所辖高邮湖路社区,担任社区党委书记。“感觉肩上的责任压实了,整个人更接地气了。” 
  改革后的社区有了更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居民解难题的效率明显提高。“作为居委会主任,我们现在有更多精力访民情、解民忧,走到老百姓中间为他们办实事。”在社区工作10年的八大湖街道高邮湖路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主任叶银霞说,过去她天天忙着在办公室处理行政事务,而现在居委会可以做到居民有需求随叫随到,每周走访居民楼院两到三次。“走访过程中,确实发现了很多之前没有关注到的居民难题。”在最近的一次楼院走访中,居民反映楼上住户有野蛮装修,居委会多方协调,并最终解决了问题。
  在思想上“一条心”,在行动中“一盘棋”。青岛市将党建工作作为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的“主引擎”,引导和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和创新,发展和稳固城市基层党建。
  如果把党组织比作人体的话,那么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个“神经末梢”,而党员个体就是一个个“神经最末梢”。市北区辽宁路街道党工委利用网格化管理创建的党建品牌“格中有我,党员帮办”,构建起由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楼院网格党支部三级基层党组织、党员中心户组成的“3+1”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278户“党员中心户”影响带动辖区近3000名党员,服务群众,使基层党支部、党员、群众“无缝衔接”,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最末梢”。
  青岛市还从增强社区党组织服务能力出发,以“岛城先锋”党建品牌为统领,全面创建社区党建品牌,形成了“天天我都在”“帮到家”“党员集结号”等一大批文化内涵深、服务措施硬、群众反响好的社区党建品牌,成为基层治理的有效辅助力量。运用“互联网+”思维,建设1600多个智慧党建服务平台,高效完成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