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到2025年全市海洋牧场面积达到200万亩

走向深蓝,烟台打造海洋牧场示范城

2018-11-08 作者: 杨秀萍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 苏 彬 李宁 

  深秋时节,走进莱州湾明波海洋牧场,一个大型围网在海上成型,它的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平台四周由固定在海底的172根钢柱组成,能容纳16万立方水体,相当于120多个标准游泳池,每年可以养殖4500多吨海水鱼。
  “这个大型围网设置了八个功能平台,可实现自动投饵、生物量估算等自动化智能化管控,有力推动公司渔业养殖由近海走向深远海。”莱州市明波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波介绍,大型围网采用鱼藻共生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在围网不同层次养殖不同鱼类,有效降低了规模化养殖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以名特优新海珍品良种开发、健康养殖模式构建、海洋牧场开发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以打造渔业种业硅谷为目标,近年来,明波水产积极与中国水产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等8家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6项,在国内率先突破斑石鲷人工繁育和石斑鱼“南鱼北育、南鱼北养”技术,具备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行业领军实力。
  眼下,在烟台,一大批像明波水产一样充满科技含量的海洋科技创新企业涌上潮头,它们大胆探索海洋牧场建设,不断引导海洋产业走向深蓝。
  记者从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在烟台所对应的2.6万平方公里海域中,近1/10海域适宜建设优质海洋牧场。烟台将海洋牧场建设作为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着力打造海工装备之城、海洋旅游之城和海洋牧场示范之城。目前,全市建成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23处,总面积99万亩,占全市海水养殖面积的近1/3,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7处,规模为全国最大。
  10月25日,全国海洋牧场建设工作现场会在烟台召开。在中集来福士芝罘岛厂区码头,吊机高高耸立,一座座“巨无霸”矗立海中,震撼人心。在海洋牧场装备现场,一座四边形钢结构网箱结构框架成型,初具规模。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经理卢晓告诉记者,网箱上安装自动投饵、水下监测、成鱼回收等自动化装备,可有效提高网箱的智能化水平,而且箱体设有休闲区、垂钓区、休息室等,可以满足发展休闲垂钓和观光旅游需求。“深水智能化网箱是6万立方水体,能够养殖大约600吨-1000吨的北方经济类鱼类,整个经济价值和效益是非常高的。”卢晓介绍。
  正是认识到海洋牧场的种种利好,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08年起,开始进行海洋牧场规划、建设,现已累计投资10亿余元,打造海洋牧场5万亩,进行刺参的底播增殖,实现了海洋渔业从“猎捕型”向“农牧型”转变。现场会上,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积玉介绍,公司投资建设的牟平北部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云溪基地海域面积1216公顷,至目前已投放各种礁体100多万空方,成功探索了海洋牧场与休闲渔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作为全国重要的苗种培育基地、海水养殖基地和水产品加工及出口创汇基地,烟台市突出传统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统筹谋划海洋牧场建设。在陆海统筹理念指导下,烟台市着力构建“4带20群”海洋牧场空间布局,计划到2025年,全市海洋牧场面积达到200万亩。
  为推动海洋牧场综合体向规模化、区域化发展,烟台市还大力推行“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合作社+渔户”的“大渔带小渔”模式,海洋牧场合众科研创新取得新突破。这一模式依托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海洋所,国家海洋局一所等驻鲁科研教育单位,开展海洋牧场科技攻关,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海洋牧场发展涌现出一批新模式,先后被省海洋与渔业厅作为创新示范模式在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