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视点

服务“小切口”突破改革大利益

潍坊政务服务群众满意度99.34%

2018-10-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杨国胜 张 鹏 
    本报通讯员 王永波

  打破数据壁垒,疏通堵点难点,潍坊高新区走在了全省前列。日前,这个区在全省首家推广应用电子证照创新政务工作模式,通过编制电子证照目录,分类整合政务事项数据资源,构建集大数据、互联网和智能化应用于一体的电子证照应用服务平台,实施信息共建、共享、共用机制,实现了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互认共享。截至目前,该区先行公布营业执照、参保证明在内的88项第一批电子证照目录,办理161项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免带参保证明、营业执照及营业执照副本。
  “这样就避免了办事员材料准备不齐,需要来回跑腿、反复排队准备材料,也不需要花钱去打印复印件了,更加省时省力。”潍坊高新区职能办负责人单保乾告诉记者。
  无独有偶。围绕深化“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昌邑市紧扣群众和企业需求,创新推行政务服务直通车模式,打造行走的便民服务窗口,将便民服务直接送到企业和群众门口,实现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一次不用跑”。截至目前,政务服务直通车已轮流进驻7个镇街区,为群众公开办理各类事项500多件。 
  推进“一次办好”改革,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新改革理念,是一场以“小切口”实现“大成效”的触利益、动格局改革,也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程。对“一次办好”事项清单的梳理工作,潍坊市在7月份就公布了市县两级“一次办好”事项15760项(市级涉及44个部门1661项),实现“一次办好”全覆盖,比省里规定的时限要求提前两个月完成。
  围绕构建服务通用基础、服务提供、日常管理、岗位职责等四大标准体系,先后建立了811项工作标准,潍坊市以及寿光、诸城、青州等政务服务中心先后创建为国家级、省级政务服务标准化单位。7月20日,潍坊市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对2018年上半年全市政务服务群众满意度进行测评,群众满意度达99.34%。
  在服务模式上,潍坊市做出多项创新。该市对市场准入、不动产登记、投资建设等多个业务模块按照“一窗受理”要求进行整合,在市级层面,将43个部门的712项审批服务事项拆分成1064种事项情形,明确了受理标准、审批标准,推进了办理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县级层面,在高密市开展人社系统“零+1”(零上门、一次办)改革,梳理编制“零上门”业务89项、“一次办”业务193项,覆盖80%人社系统业务事项,实现“一个窗口办理、一个链条审批”。
  “为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深入推进关联事项‘一链办理’,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事项按链条进行优化整合,将‘一事一流程’整合为 ‘多事一流程’,目前已在新生儿落户、餐饮业设立、企业职工退休、幼儿园设立、人才引进、劳动就业与社保缴纳、民政救助、旅馆设立、个体诊所设立9个领域实现‘一链办理’。”潍坊市副市长马清民说。  
  马清民介绍,潍坊市探索实施向开发区放权,把市级214项行政许可事项,通过直接下放、设立窗口或派人办理、发放“2号公章”等形式下放滨海区办理。在寿光市先行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将原先25个部门、107个审批科室、260名审批人员、25枚审批专用章、61个审批窗口精简为1个部门、4个业务审批科室、53名审批人员、1枚审批专用章、29个审批窗口,审批环节由7个减至3个,审批层次由6个减到2个,开启“一个主体对外、一枚印章管审批”的行政审批新模式。
  在诸城,当地充分利用项目土地出让前的“真空期”,提前介入项目的审批相关工作,同步办理有关事项的审查、审批等相关工作,促进项目“早投产”“早落地”。前三季度,已为10个市重点项目实施了模拟审批,实现项目开建“零等待”;另一方面政务服务中心联合牵头协调有关部门窗口对建设工程项目实施“模块化”审批。
  前不久,为客观评价营商环境工作,有效解决软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潍坊市委办公室、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潍坊市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实施方案》,探索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以评促改、以评促优。
  其中,评价对象有12个县市区、4个市属开发区和37个市直职能部门、单位。评价体系借鉴北京、厦门等地有关经验做法,主要从企业全生命周期、企业投资环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等三个维度,设计一级指标28项、二级指标108项,形成既符合市场法则和国际惯例,又体现潍坊工作实际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