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今日关注

1100多年历史的邹城上九山村成为体验儒家文化最接地气的乡村景点

游千年古村,不仅是“看石头房子”

2018-08-02 作者: 刘英 刘兵 来源: 大众日报
▲83岁的村民郑朝刚,从年轻时就弹着一手好琵琶,唱着一口好曲子。在上九山古村景区,他被返聘搭台唱戏,一个月可获得收入1800元。(□记者 刘兵 报道)
【视频】记住乡愁 上九古村焕发新活力
  □ 本报记者 刘英 刘兵

  邹城市上九山村,因村庄周围有大小九座山头得名。让村民想不到的是,无名小山包上那些破败不堪的石头老宅,在短短两年里不仅面貌一新,而且身价翻了好几番,成为体验儒家文化最接地气的乡村旅游景点。7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国家级传统村落上九山村,穿越1100多年历史,寻访这座古村的活力之源。
“上九记忆”
再现孔孟原乡生活

  走进村口的门楼,蜿蜒曲折的石子路把我们引入一个个石头小院。听导游介绍,除了石屋顶上的灰瓦片,村里所有建筑都就地取石,没用任何黏合剂砌成石墙,技艺精湛且牢固,村内至今还完整保存着三条明清时期的石巷和300余座石宅,体量之大,代表着明清时代鲁西南民居的建筑风格和工艺水平。
  挂上“油坊”“染坊”“药铺”招牌的老屋,陈列展示着耕读年代的乡居用品,成为游客直观了解上九山民俗的微型博物馆。除了让老物件“归位”,与上九山有关的人和故事也被一点点挖掘出来。
  山东上九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明利告诉记者,因项目建设理念以留住记忆、展示孔孟思想下的民俗文化为主,早在开发前期,公司聘请国内知名民俗专家,挨家挨户走访,挖掘上九山的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结合儒家文化的传承,整理出由26个故事串起的《上九山传说》一书,把上九山的人文典故、民风民俗、乡土人情清晰而生动地呈现出来,梁祝结拜地、三县交界碑亭、玄帝庙、孝贤院、老学堂等景点,就以这些传说为依据兴建。
  2015年正式开业,上九山以一个接一个的民俗活动,输出“儒家民俗文化第一村”的影响力:上九过大年,上九闹元宵,上九古庙会,上九风筝节,上九儒家集体婚礼……带有典型“上九记忆”的活动,为游客真实再现了孔孟原乡的本土生活。
  在黄明利看来,乡土文化才是上九山的常青树,“如果不做民俗活动,光看石头房子,上九村与省内其他石头古村没太大区别。”2015年和2016年,央视大型节目“记住乡愁”和“乡约”分别来到上九山录制。节目播出后,对上九山的旅游又是一次引爆。
“上九味道”
亮出自主品牌

  今年开始,年近70岁的村民张大妈不顾儿女反对,在自家门口支了个摊位,和老伴一起“自主创业”了。她说,村里人来人往,经常有人不请自来,到家里问卖不卖吃的。张大妈索性开门做起了生意,平时卖点自家攒的鸡蛋和小米。“人多时,我就架起锅,给游客煮面条、下水饺。”张大妈说。
  让记者纳闷的是,许多景区在开发中会将老居民迁出,而上九山上却仍然居住着一定数量的老人。黄明利告诉记者,景区坚持与民共建,在开发初期就对居住在山上的村民形成了较为妥善的安置方案——对愿意转让房屋的,开发方按评估价收购,统一修缮,并允许继续居住;对转让后暂时没房住的,开发方按评估价收购,并在山下划拨宅基地,同时允许继续留住老房子,待新房建成后收回;对不卖也不搬的,可继续住老房子,但由开发商出钱,对老屋进行统一改造。这样的规划和运营模式,让上九山不仅修复了古村落的旧貌,而且保留了更多的人气。
  继2015年开业以来,上九山古村景区年平均接待游客5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00余万元。在景区常规游览基础上开展的研学旅游,引导学生群体从参观游览中主动探索知识,加深旅游体验。
  古村发展与旅游“牵手”后,有很多“送上门来的生意”,倒逼景区不断研究游客的消费心理。去年,上九山古村创建了自有品牌“上九山牌”,由此衍生出旗下白酒、矿泉水、玫瑰饼、玫瑰精油等60多个产品,使上九山古村景区的市场影响力以旅游商品的方式延伸到更远的区域;还通过景区的官方网站、自媒体平台,构建了乡村旅游的营销渠道,建立起景区与游客之间的无缝连接与沟通。
儒风古村成了
乡村旅游“领头雁”

  目前,上九山古村景区投资2.4亿元的二期工程已经开工。围绕景区配套,重点在古村外围建设千亩红枫园、草莓种植园、农耕体验园、石海地质公园以及水上游乐项目,力争用三年时间把上九山村建成集民俗展示、文化展览、影视拍摄、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基地。
  持续增长的旅游客流也为上九山古村所在的石墙镇带来发展契机,直接带动周边有条件发展旅游的乡村吃上旅游饭。据石墙镇党委书记孟宪忠介绍,按集群化布局产业思路,石墙镇不仅将镇域南部规划为旅游片区,还专门修了一条旅游路,串起包括上九山村在内的两个3A和两个2A乡村旅游点。邹城市旅游局局长刘强告诉记者,我省推进A级乡村旅游景区建设以来,石墙镇的4个乡村旅游点脱颖而出,它们都是由企业投资、按照景区标准打造,先后评上了2A和3A。这些A级乡村旅游景区,与济宁孔孟文化旅游优势互补,大大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
  记者在绿鑫春生态园看到,该园区将高耗能的智能温室大棚全部“腾笼换鸟”,分别开发成拓展培训基地、书法会客厅、健身房、宴会厅,可以为游客提供休闲餐饮、房车露营、会议培训、婚庆喜宴等服务,推进乡村旅游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方向转型,让趋于淘汰的陈旧设施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