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构建“港产城海”生态圈

2018-05-22 作者: 杜辉升 丁兆霞 来源: 大众日报
  □栗晟皓 张海鹏 刘勇 报道   5月15日,随着“波罗的海·荣耀”轮在日照港岚山港区油8泊位顺利靠泊,标志着日照港第3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正式投用。日照港的原油接卸能力跻身全国前三位,中石化原油接卸第一港的地位愈加稳固。日照港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工程为抓手,倒排工期,改进工艺,创新流程,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仅耗时22个月。目前,日照港第4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已获得省发改委核准。港区后方配套建成了730万立方米的储罐群,油品接卸能力超过6000万吨。图为日照港岚山港区3座30万吨级原油原油码头。
  □ 本报记者 杜辉升 丁兆霞

  有吞吐量超过4亿吨的沿海大港;有6000平方公里的海域,超过全市陆地面积;有适宜养殖替代进口三文鱼等高品质冷水鱼的13万平方公里黄海冷水团……日照因港而立、依海而兴,海是日照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最大的优势所在。日照市委书记齐家滨指出,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日照将着力做好“港产城海”融合发展文章。
港口在融合中挑大梁
  港产城海,“港”为首。日照市全面展开新旧动能动员大会指出,“港口是日照市对外开放的龙头和核心战略资源”,要求港口“在‘港产城海’融合发展中唱主角、挑大梁”。
  对于这一角色定位,日照港集团董事长蔡中堂理解为“四个角色定位”,即:港口是平台,起拉动、带动作用,不能简单看成是拉货的;港口是为产业服务的,是临港产业、临港经济的基础和支撑;港口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必须服从、服务于城市发展;港口是走向海洋的起点,发展港口是经略海洋的重要举措,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港产城海”融合发展中,港口要朝着能力大、功能全、管理好、服务优的方向发展,港口功能越强,发展得越好,越能促进、拉动融合发展。
  “挑大梁”的日照港,目前已经有着傲人的业绩。2017年,日照港集团吞吐量达3.6亿吨,是目前全球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中转基地。今年一季度,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9509万吨,同比增长5.3%,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2%。目前,日照港集团在国内港口排名第九位,在世界排第十三位,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港。
  瞄准世界一流大港强港的目标,日照港集团将全面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港口转型升级,巩固提升大宗散货运输优势,做优做强“箱、油、商、工、金”和现代物流,建设诚信、智慧、高效、绿色“四型港口”。
  “港产城海”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依托港口优势,日照迅速崛起了钢铁、浆纸、粮油等临港工业,形成了“前港后厂”式的产业布局,临港工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不断提高,有力支撑了日照工业发展。同时,临港工业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港口提供了稳定的货源,推动了港口发展。
  全力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日照港自去年起开始实施“海龙湾”工程,把上世纪80年代建港时期占用的海岸线,通过东煤南移,把灯塔以南两公里海岸线还给社会,同时腾空2000多亩港口堆场,作为城市用地进行开发,形成高品质岸线和城市发展空间。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正加快日照港清洁能源运输项目LNG码头的建设。据悉,下一步,日照港还将加快推进港区功能整合,加快实施十项港口重点工程,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加快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港口与城市的融合度,提高港口对城市的贡献率。
  “港”还是日照打造“一带一路”港口枢纽和海上合作的战略支点。日照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建设全球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集装箱中转基地。去年以来,日照港集团集装箱铁路班列和航线开发成效显著:铁路班列方面,先后开通了“照蓉欧”、日照至中亚、日照至越南铁路班列;外贸航线方面,在巩固内贸航线及日照至平泽、日照至釜山航线基础上,先后成功开通了日照至东南亚航线,日照至日本关东、至日本关西3条集装箱班轮航线。
构建海洋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日照市经信委主任赵子峰认为,港、产、城、海就如立体三角形的四个面。“产”就是底,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是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城市发展质量和规模取决于产业的发展。“城”“港”“海”是三个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港”对产业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是龙头,“产”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反过来能为推动港口和产业的大发展提供更为优良的服务和持久支撑。因此,推进“港产城海”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用世界眼光、国际视野,高标准同步推进港口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日照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良港,是发展临港工业、先进制造业和港口物流业的重要条件。赵子峰认为,日照市实现“港产城海”融合发展,关键是要发挥好特色区位优势,依托港口枢纽优势和辐射效应,集聚航运、仓储、物流等临港产业,大力发展钢铁、石化、粮油加工等先进制造业,构建海洋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带动功能集聚和城市的发展,推动一区、三极、六圈的错位发展、融合发展,实现临港布产、以海兴产、以产兴城的高质量活力城市发展目标。
  近年来,日照市临港产业已初具规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35家,实现产值2807亿元,其中钢铁产业实现产值779亿元,占全市的27.7%;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547亿元,占全市的19.5%。而目前,随着“突破园区、聚力招引”头号工程的持续实施,一批钢铁配套项目和海汇、中兴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项目正加快推进,“12+1”产业规划有序实施,先进钢铁制造基地、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基地列入省新旧动能转换规划,有87个工业项目列入省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项目库。日照将力争经过三五年的努力,打造钢铁、汽车及零部件和粮油食品等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提升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向海洋要财富要空间
  有165公里的黄金海岸线,有超过陆域面积的海域,有13万平方公里的黄海冷水团……日照最大的潜力和后劲在海洋。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日照必须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
  有优势也有局限。赵子峰认为,日照市的海洋新兴产业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在海洋装备制造、海洋食品加工、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有了一些突破,但规模不大、层次偏低。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就要发展高端向海经济。要走向海洋,大力发展以豪迈重工为代表的高端海工装备和海上养殖平台建造;要利用好海洋,提高装备水平,发展远洋捕捞和冷水团养殖,提升水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培育海产品龙头企业,加大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向海洋要效益;要保护好海洋,围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坚持循环低碳绿色发展,加大对海洋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打造涉海环保产业,促进海洋生态保护和高效利用。
  向海洋要财富、要空间,日照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臧克峰认为,这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日照实施退渔还海、修岸护海、治污净海、绿色养海、文化兴海“五大”碧海行动,并将其纳入了新一轮林水会战。这既是对林水会战的提档升级,又是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
  在退渔还海工程中,把渔业养殖设施从沿海海岸带中转移出来,利用现代化的渔业装备,大力发展海洋离岸养殖、远洋捕捞,推进海洋特色产业园和渔港经济区建设,本身就是海洋渔业的转型升级,是发展海洋产业的重要内容。
  过去日照的旅游叫“岸上走”,如何由“海滨游”实现“海洋游”,在海里看海、亲海、吃海、玩海?日照通过海洋牧场海上平台建设,游客乘船到平台,就可以休闲垂钓、小憩、喝茶,这便是对滨海旅游的内涵和品质的提升。
  今年,日照将投资26.87亿元拆除近岸养殖设施1160亩,修复岸线10.9公里,恢复湿地5000亩,新建或改造港口环保设施30处,启动渔业园区升级改造3个,新建海洋牧场2万亩,增殖放流水产苗种4.1亿单位,建成4处海洋、科教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