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寿光·财经

从菜博会到菜博会——

一个寿光瓜农如是说

2018-04-27 作者: 单辰 戴玉亮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单辰 戴玉亮

  4月23日,大雨刚停,寿光市稻田镇殷家村村民殷立军带着儿子、儿媳和未满周岁的孙女来到菜博会。在1号厅的种子种苗展示区,殷立军对一个黄皮甜瓜的新品种产生了兴趣。
  “正常管理的话,坐果率95%以上,成果均重8.5-9斤,肉瓤细腻、口感好。”工作人员给殷立军详细介绍了该品种的优势、管理过程中的病害控制,以及需要注意的其他事项。
  “我订了5亩地的种子,下半年试种一下,看看效果。”殷立军说着,便拉着儿子儿媳往家赶,急着回去上网查一下该品种在南方地区的种植成效。
  “2009年我就和老伴儿去海南了,包了50亩地,一边种棚,一边在当地教授甜瓜种植管理技术。”殷立军回到家,坐下,聊起了他的生意经。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老瓜农。”殷立军说,2009年之前,他和妻子、儿子在家种着1个土棚和2个拱棚。土棚种西州蜜(哈密瓜的一种),拱棚种黄皮(甜瓜的一种)。因为临近田马瓜果交易市场,殷立军的瓜从不愁卖。
  然而经过多年种植,殷立军的棚里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导致2003年起连续3年减产,从亩产6000斤降到了不足4800斤,甜瓜的品相也开始参差不齐。
  “技术员来地里检测过之后,给出了土壤富营养化的结论,还说我管理过程中病害预处理不及时、不恰当。”殷立军说,当时拿到检测报告时,他很难接受。难道种了一辈子瓜,到头来反而不会种了?
  2007年的五一期间,殷立军第一次踏进了菜博会农民讲座的课堂。
  “我去就是为了给这些专家们挑挑刺儿,比比是我种的瓜好,还是他们讲得好。”结果平时一有空就钻进棚,在家都呆不住的殷立军,硬是在课堂上坐了2个半小时,越听越觉得有道理。
  “老师们列出了咱寿光各地区的种植数据,指出了我们平时大水漫灌、过量施肥和小病大治的老习惯。”殷立军说,听着听着,他再也没有“挑刺儿”的想法了,反而多年不提笔的他,在本子上记下了400多字。
  从那时起,殷立军知道了,种瓜不能总指着老经验,必须靠新技术。回到家后,殷立军从头到尾拾掇了一遍他的拱棚。从养土、上智能节水设备,到仔细查看瓜苗生长过程,及时发现病害预警,殷立军下足了的功夫。
  “2008年,黄皮亩产7200斤,个顶个好品相,一斤多卖了1.2元。”卖了瓜拿回钱的当晚,殷立军和儿子好好喝了一顿。
  不久,殷立军打听到南方的部分瓜果产地在招聘种植管理技术员,年薪3万元以上,其中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九所新区给的工资最高。而且殷立军知道,海南的气候适合种植瓜果,他过去还可以包块地,给当地种个示范棚什么的。殷立军越想心里越痒痒,马上把想法告诉了家人。
  全家人讨论了一整天,殷立军没有获得“全票”支持,但他让儿子给他和妻子买了两张飞往海南的机票,准备实地了解情况后再定。
  气候好、每年能种3茬瓜、瓜价高、干7个月歇5个月……去海南的第一天,殷立军就下定了到海南种瓜的决心。
  “家里的3个棚交给儿子打理,我和老伴儿每年10月到第二年4月底留在海南,就这么定了。”2008年,殷立军前后去海南3次,定下了技术输出的事宜。他还拿出几乎全部家当,租了海南当地55亩的土地,准备建棚。
  2009年初,殷立军和妻子带着行李,站在了他租下的土地上。“新棚都上新设备,从菜博会学的正好用上。”就这样,殷立军开始了他的海南种瓜生活。
  当年10月,殷立军的大棚建好,第一茬黄皮大果甜瓜苗栽上了。整整3个月的时间,殷立军每天早上4点半上棚,下午4点半回到出租屋。
  2个月后,第一茬瓜在殷立军的精心照料下成熟了。“亩产8600斤,个个7斤以上,收瓜的都说好多年没见这么好的黄皮了。”殷立军说,第一茬的瓜一斤卖了3.6元,是当地当茬的市场收购顶价。刨去成本,殷立军一亩地赚了2万多元。
  随着年龄增长,殷立军和妻子管理55亩的大棚显得吃力了。2014年,殷立军拿出30亩地雇了3个人,免费传授种植技术,但必须保证亩均产量:亩产必须达到7500斤,品相要好,如果产量高于7500斤,给额外提成。
  “现在3个工人每年都能拿6万元以上的工资了。”殷立军说,今年的最后一茬瓜4月中旬拔园后,他和妻子买了4月21日的机票回家。休息了一天,殷立军就去了菜博会,才看到了新黄皮种苗的推介会。
  “今年10月回海南的时候,拿出5亩试验新品种。”殷立军说,他的种瓜新技术是从菜博会学到的,现在更相信菜博会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