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思想纵横

入境旅游大有可为

2018-04-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赵鑫 林淼
  一方面,我们应努力提升自身的旅游产品及服务;另一方面,应通过来华游客进行口碑式营销与官方营销相结合的方式,吸引更多外国游客,以缩小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之间的增速差距。
  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305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7.0%;与此同时,2017年全年,外国公民入境旅游13948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0.8%。两者存在一定差距。
  入境旅游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业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水平的基础指标。推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进一步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发力供给侧改革。目前,中国经济依然处于中高速发展阶段,但国内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速度,远远跟不上国际游客的需求,达不到国际化标准,这种情况亟待改变。我们应正视旅游环境不优、旅游服务不精、旅游产品不足等问题,从供给侧抓旅游改革的价格、产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问题,从根本上提升入境旅游发展水平。一是执行更加灵活完善的签证政策,过境免签和落地签等政策逐步有序放开,提高国际游客来华旅游的便利性;二是规范旅游市场,通过加强监督和提高法规执行力,妥善解决商品价格、游客投诉等问题;三是改善环境,解决外国游客的后顾之忧,环境决定旅游者的体验,空气污染确实使许多外国游客有所顾虑;四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注重与旅游配套的基础交通、集散中心、厕所等设施建设。
  借势“一带一路”,加强海外营销。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过程中,旅游业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发展入境旅游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强对丝路沿线国家的市场宣传,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沿线国家成为我国的重要客源国和口碑营销者。随着科技和网络的普及,国际游客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的旅华经历和评价,都会实际影响到其他潜在来华游客的决定。所以一方面,我们应努力提升自身旅游产品及服务;另一方面,应通过来华游客进行口碑式营销和官方营销推广相结合的方式,吸引更多游客。目前,我国的国家旅游营销体系已初步建立,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多次跨国旅游部长级会议以及一系列中国旅游年活动(如中美、中澳、中俄、中国-东盟、中国-中东欧等)的成功举办,使“美丽中国”的旅游形象逐步树立,中国应继续借助大型、高规格的国际旅游交易会、国际旅游年,继续推广国家旅游形象。
  科学评估汇率波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自2015年8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也意味着更频繁和更大幅度的波动。人民币汇率指数相比双边汇率计价,能够较为全面综合地反映其对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动,也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相契合,从而将决策依据从关注人民币兑美元的双向汇率,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旅游相关部门应以人民币汇率指数为依据,为入境旅游市场决策提供科学的信息参考。此外,规避汇率影响的一个可行方法就是推进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流动,我们可以有序地先在周边国家以及紧密贸易伙伴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推行。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我国入境游市场受到汇率波动影响也会越来越小。
  放权于市场,建立合理的旅游价格机制。放眼未来,随着汇率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波动会更加频繁。从长远趋势看,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因为中国的利率明显高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一般经验表明,在本币贬值的周期内,是发展入境旅游的机遇期。对中国而言,人民币贬值对入境旅游发展同样如此。汇率的变化体现在两国之间货币购买力的变化,而对旅游业的影响则直接体现在旅游价格上,人民币贬值引起其他客源地购买力提升,旅游价格相对降低,刺激入境游客需求。但中国的旅游产品定价机制还有很多不足,景点门票价格由政府决定,市场化程度不足,而且根据旅游地区、淡旺季甚至是游客的身份不同,也会产生很大的价格差异。对此,政府应进一步放权于市场,推动形成公开透明的市场化旅游产品定价机制。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