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灵魂产业是支柱人才是关键

专家建言济南南部山区旅游发展

2018-03-20 作者: 刘兵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刘 兵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综合抓手。近几年来,我省的乡村旅游发展成绩斐然,不少乡村探索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发展模式,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有部分地方走了许多弯路,未能实现突破。3月10日,济南南部山区乡村旅游暨美丽乡村建设培训班召开,来自境内外的众多旅游专家,围绕济南南部山区和山东的乡村旅游发展建言献策。
保存乡村文化的真实性
  3月5日,包括济南名士书画院副院长杜恩华在内的4位山水画家把工作室落户济南南部山区。“多元文化艺术的植入可更好地提升南部山区的创意乡村旅游产品,将来可连片开发采风创作写生基地、乡村美术馆、艺术主题民宿等,并可融入游客体验的艺术元素。”杜恩华说。
  “这是一种以文创为灵魂的乡村旅游。”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会荣誉理事长李永萍评价说。在台湾,有不少乡村围绕本土的某一文化,做大做深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文创产品。以马祖“蓝眼泪”为例,这是在春夏交接之时,马祖海滨出现的一种海上奇景。当地人以此发展旅游时,开发出了“蓝眼泪”纪念酒、星空咖啡、果冻等饮料、食品,还有幸福蓝眼泪民宿,这些形成了“蓝眼泪”品牌效应,成为了当地知名旅游目的地之一。
  “现在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有的地方用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办法建设和管理农村。”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副所长周永广认为,乡村发展体验旅游,关键在于文化的真实性。近年来,国人选择远离城市喧嚣,体验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休闲,是一种对乡土情结的回归。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不可磨灭乡村的文化。
  济南以泉闻名中外,在做好泉水旅游文章方面,济南南部山区打造出了“泉源人家”品牌,形成了“泉乡慢谷”“泉乡药谷”“唐营溪谷”三条精品泉水旅游线路。记者从省旅游发展委了解到,今年我省还将继续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培育工程,并结合“乡村记忆”工程,培育一批陶瓷琉璃村、木版年画村、刺绣剪纸村等“非遗”村落,打造一批画家村、美食村、影视村、艺术村、健身休闲村等特色村,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开发,打造齐鲁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植根产业特色才有发展未来
  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旅游小镇,没有特色打不出名声。可以说特色是旅游小镇的核心元素,而产业特色又是其重中之重。有业内人士提出,乡村复兴应追求的目标是生态乡村、村民共赢、产业升级。
  北京创意江山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陈放表示,在建设旅游特色小镇的过程中,要遵循因地制宜、坚持创新的基本原则。“秉持‘做实一个产业,缔造一种风情,高品质可持续运营’的理念,在围绕一个主导产业构建产业生态圈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利用和挖掘小镇的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和民俗风情,在‘一镇一风格’中提升旅游特色小镇的吸引力和生命力。”陈放说。
  早在多年前,广东省佛山市乐从镇一个家居卖场就依托自身产业特色摇身一变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在,他们正以罗浮宫家居文化主题公园为核心,形成以文化体验为特色的家居文化主题博物馆集群,打造乐活苑家居主题文化旅游景区。
  “如果乐从镇没有家居产业的支撑,仅仅打造家居文旅小镇,是没有生命力的。”陈放说,植根产业特色,旅游特色小镇才有发展未来。而放眼济南南部山区,其最有优势的产业基础就是生态农业。济南市南部山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王道忠告诉记者,现在,南部山区的很多优质农产品还停留在“提篮小卖”的阶段,依托生态农业产业基础,探索发展创意农业、规模农业、观光农业、农场体验等包含旅游元素的新兴业态,时不我待。
吸引外来人才,培养本土智慧
  “做乡村旅游规划,应避免落入‘不培育在地人才,只迷信外来品牌’的陷阱。”李永萍说,这是一个“招智”比“招商”更重要的时代。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可以通过一系列政策,吸引诸如艺术家、设计师、青年创客、非遗传承人等驻村,让这些人才引领村民一起干事创业,为如今的诸多空心村注入活力。
  不光是要吸引外来人才,更要培养本土智慧。周永广介绍,乡村旅游背后是乡土重建,而这一重建的过程离不开本地居民的支持与参与。有调查资料显示,一些乡村旅游点发展较好,村干部的能力占85%,可以说村干部已成为乡村旅游规划、经营的主体。“我们要培养自然村积极发展合作社,培养喜欢交往的新型农民。”周永广说。
  而对于济南南部山区而言,发展乡村旅游,人才同样关键。济南九如山景区董事长刘东胜建议,要立足自然资源优势,把整个南部山区作为大的旅游目的地来打造,通过生态环境的保护来吸引人流。同时,应该加强对当地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理念的培训和市场前景的引导,要让当地农民成为乡村旅游的主体,以项目带动村民致富,促成资本与村民的有效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