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特刊

元宵民俗“闹”出了新滋味

2018-03-03 作者: 张晓帆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晓帆
    本报通讯员 丁 之

  正月十五元宵夜,欢欢喜喜“闹”起来!
  这几天,在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现场,国家级和省级的非遗项目以及青岛的特色手工艺项目让人流连忘返;在李沧之春民间艺术展演现场,舞龙、踩高跷、扭秧歌、抖空竹、划旱船等传统民间艺术纷纷走上舞台,剪纸和灯谜竞猜引得各社区居民跃跃欲试;到西海岸新区,参观完100名自贡工匠打造的创意花灯、独具特色的薰衣草灯海后,还可以继续欣赏小提琴等器乐演奏和近景魔术表演……
  “元宵节是正月里最后的狂欢,是春节娱乐活动的高潮,民间俗称‘过十五’。过了十五就算过完年了,孩子要上学,大人要做工。”青岛民俗专家李生德说,春节过后半个月,热闹的节庆大戏就要落下帷幕,元宵节相当于春节的“闭幕式”。
  在李生德看来,节日狂欢是具有一定世界性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洋溢着心灵的欢乐和生命的激情,凝聚人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如今,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展演已成为青岛元宵节必不可少的欢庆形式,百姓闹元宵、看花灯的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元宵节的风俗也许在变,但“闹”是不变的主题。回忆起小时候的元宵节,今年70岁的李生德说,那时,各地县乡的大街上总会不时出现一群“高”人:有人穿上古人的衣服,扮演的历史人物惟妙惟肖;有人化上浓妆扮丑,喜气洋洋;还有人戴着大头娃娃,滑稽可笑。只要锣鼓点儿一响,孩子们都会边跑边喊:“扭秧歌的来了!”说时迟那时快,大人和孩子一拥而上把这群人围在中央,簇拥着他们走过好几条街。
  看完秧歌,就差不多到了看大戏的时间。乡亲们早早吃过晚饭,赶到村台子前,“抄着手、吸着凉气、抻着脖子”,等着大戏开演。
  长演不衰的戏就是柳腔《赵美蓉观灯》,这是胶东人元宵节最爱听的折子戏。从百兽灯到民间各种传说灯,从海产灯、庄稼灯、蔬菜灯到百鸟灯、昆虫灯、二十四节气灯,还有八仙过海灯、梁山好汉灯,最妙之处是它从女娲补天唱起,直唱到宋朝,中间将妲己祸国、孙膑装疯、孟姜女哭长城等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以及评书演义都囊括在了戏文中……戏文几乎将所有的花灯都写尽了,翔实丰富。
  那时,除夕之夜放鞭炮和烟花比较少,主要是集中在元宵燃放。谁家放的时间长,谁家就显得富裕阔绰。小孩子放的是那种用土法做的“滴滴金儿”,点燃后拿在手里,或贴在墙上,放出闪闪的金光,燃放的多是小女孩。男孩则钟情于“二踢脚”和“大花子”一类较刺激的烟火。
  李生德说,如今的元宵节,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民俗与时尚相交汇,更“闹”出了新滋味。从过去只能看到庄户剧团的演出,到现在的民间绝活纷纷亮相,传统灯会配以声光电等高科技后,更加变幻奇妙、流光溢彩,呈现出一派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