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读书

大战的起源

2018-03-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禾刀
  虽然二次世界大战的血雨腥风已经远离人们的记忆,但作为宇宙中目前仅知唯一存有生命的星球——地球上几乎每一天都在爆发战争。
  几乎每一起战争都有不同的个性起因。在德国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看来,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历经多年战争史研究,政治学界对战争的起源逐渐形成三条和平稳定理论,即强调多极体系的古典现实主义,强调两极体系的新现实主义,以及强调唯一超级大国“领导力”的霸权稳定理论。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政府和外交事务系教授戴尔·科普兰正是从这三种理论出发,通过剖析伯罗奔尼撒战争、第二次布匿战争、法国与哈布斯堡王朝战争、三十年战争、路易十四战争、英法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期间的两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共十次著名战争,提出了动态差异理论,即“将力量差异、极性和力量衰退趋势融为一体,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按照动态差异理论,科普兰分析得出,“大战主要由那些处于优势地位却害怕明显衰退的军事大国发动的”。
  虽然科普兰罗列了十次大战,但分析重点还是放在后三次大战,即一战、二战和冷战。他的研究重心也是欧洲,自然难以逃脱一些论者对其“欧洲中心论”的批判。另一方面,科普兰将一战和二战的起因归结于,正在衰退的德国担心发展迅猛的苏联有朝一日成为欧洲的领导者。如此解释,想必战争史的研究者们有更多话要说。
  “修昔底德陷阱”理论认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就变得不可避免。不知是否为了避免重蹈战争研究思路的“覆辙”,科普兰为自己的研究确立了三条“大战标准”。不过,按照这些标准,二战爆发时间似不太可能拖到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之时,或应提前至日本侵略中国的那一刻。这或许从侧面表明,科普兰的研究心思根本就没有放在亚洲。
  大战真的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吗?顺着这样的逻辑,是否意味着超级大国本质上无法接受一个新兴大国的和平崛起呢?如果这样,那或许说明了这样一点,即满以为抵达“历史的终结”彼岸的人类,并没有真正走出丛林法则的蛮荒时代,因为人类表面上的和平不过倚助于强力的震慑。
  强力真是构成世界和平的基础吗?可以肯定的是,在科普兰的这部著作中我们找不到令人信服的答案。
  《大战的起源》
  [美] 戴尔·科普兰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