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视点

潍坊休闲渔业发展驶入快车道,逐步形成高水平产业体系

200多处场所年产值3亿元

2018-02-02 作者: 杨国胜 郑颖雪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杨国胜 郑颖雪  

  近年来,潍坊市海洋与渔业局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现代渔业建设为目标,积极创新发展思路、坚持规划引领、强化服务措施、整合发展资源,大力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把休闲渔业和现代渔业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了高水平的休闲渔业产业体系,休闲渔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除了滨海“欢乐海”旅游度假区,潍坊市还重点开发了昌邑下营“月牙湖”海洋旅游区、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寿光市洰淀湖、峡山国际垂钓中心、诸城潍河公园、安丘青云湖等高档休闲渔业点,相继开发风筝冲浪、海上龙舟、观光游艇、海洋文化体验、渔家乐等集垂钓、观赏、餐饮、娱乐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休闲垂钓示范基地。
  潍坊市海岸线长143公里,海域总面积1421平方公里。水库塘坝星罗棋布,大中型水库26座,总淡水水面近60万亩,其中峡山水库为全省最大水库,面积20多万亩。借助天然资源优势,潍坊市积极推进休闲渔业发展上档升级。目前,全市休闲渔业场所达200多处,其中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15处,省级海钓基地2处,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处,年产值3亿元,每年接待游客达800万人次。
  不仅是休闲垂钓、水上观光,潍坊市深入挖掘本土渔盐文化,开发多种主题的渔家乐、休闲餐饮等为要素的多种类型的休闲渔业。其中,旅游型滨海休闲渔业以滨海地区自然风光、渔盐文化要素为基础,打造海上旅游观光、海上垂钓、海上运动等滨海旅游项目,利用的是公共设施和资源,不直接从事渔业生产,可分为海上观光和渔村风情型。拓展了休闲度假、垂钓、赶海拾贝等功能,举行高标准的竞技垂钓比赛,完善游钓健身、渔乡风情,打造渔业特色商圈,发展综合配套休闲渔业。
  潍坊市每年还举办多场不同规格的大型钓鱼比赛,并承接多项淄博、东营等周边地区各类钓鱼比赛,吸引更多垂钓爱好者参加。其中,昌乐县马宋水库牛槽湾休闲垂钓基地是潍坊市一处较为规范的竞技垂钓基地,能够举行高标准的竞技垂钓比赛。滨海区省级海钓基地先后成功举办了“美的杯”全国钓鱼大奖赛、潍坊市首届“蓝天杯”海钓大奖赛和“新海杯”钓王大奖赛等多次比赛。
  自2005年开始,潍坊市积极开展渔业资源修复计划,组织开展了增殖放流活动,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等方式,逐年加大放流力度。近10年来,投入放流资金近3亿元,放流各类苗种26亿单位,其中在峡山水库、冶源水库等水源地“放鱼养水”投入资金5000万元,放流各类鱼苗4.2亿尾。增殖放流活动开展至今,近海生态效益不断提升,近海和水库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渔业资源明显丰富,渔业捕捞产量和效益明显增加,沿海和库区渔民收入明显增多。增殖放流活动也有效拓展了渔业功能,为休闲渔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立足全市丰富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渐进、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使休闲渔业发展与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对不同类型休闲渔业做好分类指导、强化政策资金投入,提高发展质量,打造新兴产业。”这是潍坊市对下一步全市休闲渔业发展提出的思路。
  为此,潍坊市海洋与渔业局计划高标准、高起点分期分批建成集休闲、度假、观光、娱乐于一体的旅游综合配套型省级休闲垂钓基地。制定激励政策与措施,不断促进休闲渔业提档升级。加强与旅游部门协调与产业指导,使休闲垂钓融入到当地旅游开发,联合打造“潍坊旅游景点+休闲渔业场点”精品旅游路线,如利用昌邑柽柳林、盐田、滩涂贝类等资源优势,形成“10万公亩盐田观光,3万亩柳林踏青,4万亩海滩拾贝”为主题的生态旅游观光带,建设各具特色的休闲渔业观光旅游区。
  同时,不断加强休闲渔业安全管理,特别是严格渔船的检验、作业区域、污染防治等,杜绝非法载客,确保休闲渔业船舶、人员安全。购置大型游艇和海钓船,提高休闲垂钓质量。成立旅游联合执法组织,建立质量监督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对酒店、农家乐、休闲渔业景区和从业单位进行行业指导和管理,促进休闲渔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