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生态重塑的“日照密码”(自然篇)——

厚植绿色赢未来

2018-01-30 作者: 杜辉升 罗从忠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杜辉升 罗从忠

  生态优势是日照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基础。这已成为日照全市上下的基本共识。近年来,日照把“生态立市”摆在全市发展战略之首,力求通过建设山清水秀美丽日照,形成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气的洼地,破解长期以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积蓄发展新动能。
生态建设按下“快进键”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林水会战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扶贫攻坚行动,不断丰富内涵、提质增效。”翻阅今年的日照市政府工作报告,生态环保依旧是高频词汇。近年来,为擦亮“生态日照”金字招牌,日照按下生态建设“快进键”,相继推出林水大会战、蓝天保卫战、清清河流行动等举措,山清水秀美丽日照的秀美风姿逐渐呈现。
  2015年底,日照市召开林水会战动员大会,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以破解水资源瓶颈为目标,实施城区增绿、通道连绿、水系扩绿、湿地添绿等“八大绿化工程”和现代水网、河道治理、农田灌溉、水库堤防等“六大兴水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造林40万亩,建设水利工程5000处,把日照打造成森林环绕、碧水穿城、林水相依、林路相衬、林居镶嵌,生态文化底蕴深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森林海滨城市。到2018年末,日照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5%,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80万立方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初步建成日照现代水网体系。
  经过两个年度的林水会战,日照林水上演华丽蜕变。全市累计完成造林投入26亿元,造林31.9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42%,勇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累计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312项,完成投资40.6亿元,全市新增城市供水保障能力33万立方米/日,城市水资源保障能力翻一番,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结合河长制的推行,日照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清清河流行动,并将其列入全市林水会战主要内容,计划十三五期间,投资54.97亿元对全市61条重点河流进行全面系统治理,同时倡导和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对乡镇、村庄驻地小微型河流、沟渠进行疏浚治理,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景观,实现河道及周边环境整洁有序、生态宜居。至今,全市各级水利部门已累计治理中小河流和乡村河道109条363公里,建设河道截潜283处,新增蓄水库容1361万立方米,相当于新建了一座中型水库。
  2017年,日照“蓝繁”天数310天,当地的蓝天保卫战集中攻坚行动功不可没。为确保环境空气质量全面改善,继续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全年“蓝繁”天数达到300天以上,环境空气中PM2.5浓度同比每立方米下降8微克以上,日照组织实施对扬尘污染、燃煤污染、工业污染、机动车船污染和面源污染综合整治攻坚五大战役,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
  一系列的生态建设措施,让日照市于2017年底成功入选“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成为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全域规划、全域建设、以海洋生态为特色的示范区。“海陆统筹、河海共治”“治海先治河、治水先绿山”的日照模式,被列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经验,将在全国重点宣传推广。去年第三季度,11个国家部委联合第三方机构对示范区建设成果进行中期评价时认为:“日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立市工作,坚持规划引领、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宣传发动到位,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实践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了全域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投资”进入“变现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生态有着强大的变现能力。可以说,生态建设是一项对未来的投资,是“未来经济”。
  由于地域狭小,日照水资源总量仅占全省5.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08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水资源最低安全保障线。然而,近年来,日照市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期,大工业项目陆续上马,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水资源承载能力不足成为建设“山清水秀美丽日照”的最大瓶颈。
  可喜的是,通过林水会战等一系列生态建设措施,日照在较短时间内初步扭转了生态环境退化、水资源匮乏的不利局面:经过营造沿河、沿库水源涵养林,使全市相当于多蓄水640多万立方米;2017年全市总蓄水量达4.3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多9.9%,其中日照水库蓄水量已达到1.7亿立方米,为近10年以来最高水位。
  经过多年的“绿色优势”积累,日照逐渐走入“生态变现”时期。良好的生态为旅游业发展带来机遇,五莲县松柏镇凤凰山百果谷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这座北起寨山流域南至七连山的12000亩林果种植区,山清水秀、林果飘香,具有三季采摘、四季游玩的乡村田园旅游优势,已经成为国家3A级景区。持续多年的生态建设,五莲县林木总面积达到46.8万亩,全县人均接近一亩果。乡村旅游不断壮大,2017年11月底,五莲入选2017年全国旅游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乡村旅游也让绿色生态成功变现,成为全县农村就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2016年全县乡村旅游年接待242.7万人次,实现总收入9.7亿元,近3年接待数和营业总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3.8%、28.5%,从业人员中农民就业比例达到82%。
  在生态建设中不断壮大的林果产业,为“新六产”融合发展工程提供了强劲动力。山东绿丰生态农业公司依托周边丰富的樱桃资源,研制出樱桃汁、樱桃果酱、樱桃面膜等6大系列47种樱桃制品,让樱桃产品摆脱了食用鲜果的单一消费方式,扩大了樱桃制品的市场规模。绿丰生态农业通过延伸樱桃产业链,带动形成了集樱桃种植、深加工、休闲采摘游、“透明工厂”观光游等为一体的产业链。这种农业“接二连三”的融合发展模式,让处于产业链最底端的林果产业兼具了一二三产业的“基因”,具备了效益腾飞的潜力。目前,日照市农村产业融合经营主体已发展到314个,建设基地面积30.5万亩,年销售收入97.5亿元;其中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已达到26.6万亩。
  在日照,“生态变现”的路径正走上深入。1月25日,白鹭湾艺游小镇西侧,白鹭湾科技金融小镇仍是一片工地,700多家企业正等待进驻。惊人的是,这些企业已为当地贡献税收1.77亿元,明年有望达到5亿元。一片工地能够引来“点石成金”般的经济效益,白鹭湾科技金融小镇依托的白鹭湾艺游小镇优越的生态、生产、生活环境不容忽视,这为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及投资人进驻提供了基础条件。白鹭湾艺游小镇这一旅游项目的建设,也正是基于潮白河流域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其本身也是省级湿地公园潮白河湿地公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