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两会特刊

莱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8-01-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1月17日,在山东阿尔普尔节能装备有限公司商用机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在安装商用空气源热泵机组。
  核心提示
  在过去的一年里,莱芜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发展不动摇,狠抓产业振兴、项目建设、企业培育,努力做优存量、做强增量、做大总量,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创近年来较好成绩,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经济实现了高质量、平稳发展,推动了全市新旧动能转换。

  □朱虹
  
  1月18日至19日,莱芜市举行第四季度大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这是莱芜市每年年初的重头戏。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一共观摩了34个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项目。
  这34个项目位列全市十大重点产业项目和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名录,是莱芜市增加新动能的引擎。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莱芜市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四新”经济,以“四新”促“四化”,推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年初莱芜市召开“两会”,代表委员从《政府工作报告》里看到的一组组数字让人倍感兴奋。2017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达到900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十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增长25%。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利润总额分别达到130亿元和80亿元,是上年的1.8倍和2倍。
传统工业“由黑变绿”
  加快动能转换、实现绿色发展,传统工业必须首先“转”起来、“绿”起来。为把“改造传统”这篇大文章做好做实,莱芜市坚持综合施策、系统发力,大力实施“1+4”工作部署。
  “一”就是开展“节能环保”竞赛,对全市重点工业企业节能降耗、达标排放情况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半年一检查、年终总评比”,并将竞赛结果作为落实“以奖代补”政策、企业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实行竞赛激励机制四年来,企业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了节能减排“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四”就是推进“四个一批”,即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改造一批传统工艺、开发一批高端产品、延伸一批产业链条,实现传统工业绿色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以最具代表性的钢铁产业为例,近年来累计淘汰落后产能240万吨,实施干熄焦余热发电、高炉煤气余热发电等重点技改项目30多个,发展起不锈钢制品、风电装备配件、钢结构构件等深加工企业200余家。其中,泰钢400系不锈钢产品在山东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占据全国1/3市场;金雷风电公司在全球风电主轴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2%以上;奔速电梯在格鲁吉亚建立生产基地,产品成功打入东南亚和西亚市场。目前,莱芜钢铁精深加工能力达到500多万吨,精品钢占钢产品比重达到30%以上,由“粗老笨重”加快向“高新精特”转变。
新兴产业“由小变大”
  为加快做大做强新兴产业,莱芜市按照“敲开核桃、一业一策,聚焦发力、重点突破”的思路,筛选确定了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十大重点产业和100家重点企业,每名市级领导带头分包一个产业、制定一个发展规划、推出一套配套政策、联系一批重点企业和项目,并将产业培植情况纳入全市重大发展事项督查范围。
  通过持续强力推进,近年来全市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比重达到21.6%、年均增长近2个百分点。仅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一个产业,近年来就先后引进8个高层次海归人才创新团队,形成了太阳能电池板、空气热能空调等30余个系列上百种产品,去年产业利润增幅达到35%以上。其中,阿尔普尔节能装备公司生产的超低温空气源热泵室内恒温系统,是国家级环保装备“专精特新”产品,在去年北京煤改电工程招投标中,该企业在与诸多知名强企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5个区、1.2万台的订单,使莱芜制造走进了京城百姓家。
  生物医药产业也是莱芜市近年来成长较快的新兴产业之一。他们瞄准医药健康产业前沿领域,先后引进国家一类新药生产企业珅诺基药业、济世药业两大龙头企业,并以此为依托规划建设新医药小镇,带动医用超导核磁共振、可降解心脏支架、生化分析仪等一大批项目入驻,预计到2020年产值有望突破百亿。
特色农业“由粗变精”
  莱芜被誉为“中国生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中国黄金蜜桃之乡”,拥有“三辣一麻”“三黑一花”等特色农产品。把这些特色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做大做精做优特色农业,无疑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着力点。
  近年来,莱芜市坚持标准引领,强化创新驱动,为传统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加快了向特色、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特别是在发展节水农业方面,他们通过组建“山东省节水灌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深化与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合作,突破微滴灌自动控制、低成本自动灌溉施肥等关键技术10余项,发展起高效节水灌溉农业20万亩,每年节水总量达4400万立方米,成为山东省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市。
  地处东部山丘区的致远林果生产基地,应用微滴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水源联网化、水肥一体化和监控自动化,过去30个劳动力干半月的活,现在一个人通过电脑就能完成,节水、节肥分别达到67%、50%,年增产水果45万斤。
  发展标准农业也是莱芜市的一大特色。他们把标准化要求贯穿到农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建立起贯穿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绿色标准体系,创建出口生姜、黑猪养殖等4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布农业技术规程84项,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265个,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莱芜姜系列产品被评为“到山东不得不买的100种商品”首位。
  去年,莱芜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0.2%,以占全省不足1%的土地,创造了全省10%的蔬菜出口额。
全域旅游“由点到面”
  推进全域旅游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莱芜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全域旅游试点,近年来按照“全域化统筹、融合化发展”的理念,对境内山水、文化、节会等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开发、一体建设,探索出精品农家乐、休闲运动、历史文化、生态农业、红色教育等五种旅游模式,发展起8个乡村旅游项目群、200多个旅游特色村,使原本分散在各个区域的旅游景点串联成片,拓展了旅游空间,放大了综合优势,打造了全域旅游的莱芜样本。
  雪野旅游区位于莱芜北部山区,那里群山叠翠、碧水如玉、风光秀丽,是莱芜发展全域旅游的“龙头”。为更好地强化旅游板块效应,2015年莱芜市委、市政府对北部山区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将莱城区大王庄镇、茶业口镇以及华山林场、马鞍山林场整建制划归雪野旅游区管辖,实施统一规划、一体发展,雪野旅游区面积达到587平方公里,超过全市总面积的1/4。在此基础上,将区内旅游景点进行特色整合,形成了由环雪野湖休闲观光、齐长城生态旅游、“一线五村”高山村落、香山生态风景等片区相互串联的特色旅游圈,实现了旅游区优势再造。
  通过发展全域旅游,近年来莱芜旅游消费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正加速成为全市转调发展的新动能。
  新的一年已经启程,莱芜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力争通过一年的努力,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5%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左右,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