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路口革命”,“动静结合”推动绿色生态交通

济南交警:让文明交通成为城市常态

2017-12-28 作者: 申红 张鹏程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申红 张鹏程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12月19日,济南交警支队支队长曹凤阳表示,济南交警立足新时代、着眼新目标、把握新要求,牢牢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文明交通城市为抓手,实施“路口革命”,超前谋划绿色生态交通体系,完善“动静结合”的静态交通体系,正是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有力探索和尝试践行。
打造“济南式过马路”范本
  一个路口的文明,彰显出一座城市的文明。“凑够一撮人就走,管他红绿灯。”曾几何时,“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之伴随的是一系列不文明交通现象——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互不相让,随之而来的是路口的交通拥堵、事故频发。
  而在济南,市民常说的一句话是:“测量我们济南的文明水准,站在路口看看交通秩序便可一目了然。”
  12月21日下午时分,记者来到经十路山师东路路口,准备由东向西过马路。随着信号灯转绿,记者刚走几步,一辆棕色轿车右转弯,记者习惯性地停下了脚步。轿车停在斑马线外,司机主动停车摆手让记者先行。
  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路口,基本上都如此。文明礼让成常态,不闯灯不越线,“济南市过马路”成为济南市民的行动自觉,改变的背后,是文明交通建设的成果。
  自去年12月以来,济南市交警开展“路口革命”,针对行人闯红灯等交通顽疾的治理行动在今年5月全面展开。为此,济南交警投入了大量警力,在重要路口,早晚高峰安排10个人执勤——3名交警、3名辅警、4名志愿者或交通协管员。5月份以来,济南交警共投入执勤警力1.5万人次,交通协管员2.2万人次,志愿者1.4万人次,还组织800余名记满12分的驾驶人参与上路执勤体验活动。
  济南交警坚持整治与教育相结合,正面引领和负面曝光相结合,日常管理和科技投入相结合等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5月份以来,路口行人、非机动车违法和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率分别下降28.6%、36.7%、79.3%。
  “路口秩序好转的过程其实就是整个城市文明交通意识提升的过程。”在曹凤阳看来,若想守住整治战果,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据介绍,下一步,济南将着力打造独特的“路口文化”。从高空视频巡检、地面标志标线、提醒标识到多方参与的人性化管理,打造“济南式过马路”范本。
超前谋划绿色交通体系
  城市正在向生态化的方向发展,而生态城市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绿色交通体系,这与交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按照传统的城市道路空间分配,一座城市会尽可能地为汽车提供便利,将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的空间拿出来增加汽车通行空间,使车辆更通畅,缓解交通拥堵。这其实与绿色交通配置方案差距很大。在生态交通理念下,小汽车的通行空间不再无限制扩大,将在路权分配上合理划分,不断提高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的空间。
  基于此,济南交警提出既要在传统思路下“顺势而为”,被动适应现状、干好本职,又要在绿色交通理念下“谋势而动”,通过主动、具有前瞻性的谋划来打好基础,推动生态城市的打造。
  在路权分配上,重新划分路权,给予公交和慢行交通公平的权益保障,逐步在具备条件的双向四车道以上道路设置公交专用道,打造公交走廊。
  “逆向可变左转车道”就是济南交警的创新成果,利用放行模式的改变产生的空间资源,左转车辆提前进入逆向车道待行,放行时左转车道由一排变为两排,通行效率上升40%。据介绍,这在全国属首创,已成为全国多个城市学习的经典治堵措施。
  同时,济南交警大力推动“绿色出行”。积极推进共享单车、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划定非机动车停车位2387个。使共享单车和公共自行车的投入使用能够缓解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不便的问题,为绿色出行的市民群众创造路权环境保障。
  此外,济南交警还在全国率先推出了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机制。今年7月又出台了《济南市轻微人身损害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有效提高了涉及人身损害民事赔偿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效率,最大限度地便民利民。
完善静态交通体系
  “静态交通也是影响城市交通状况的一大关键点。”曹凤阳介绍,济南的静态交通是一个短板,高峰期间私家车乱停乱放,成为交通堵塞的一个重要原因。济南交警以“动静结合”的理念,不断完善济南的静态交通体系。
  据介绍,济南目前的短板主要体现在占道停车、公共停车场建设滞后以及公共空间配置的停车泊位不能共享共用。
  针对济南违章停车现象,济南交警对全市30条“禁停”道路分两批扩展至100条,创新“4+5”拖车处理模式,今年以来,已累计查处违法停车25.7万起,拖移9237辆,大力推进静态交通管理,规范交通秩序,既还路于民,有力保障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路权,又降低了机动车的使用强度,有效调节交通需求。
  同时,针对“禁停”后市民的刚性停车需求,在不影响道路畅通的前提下,济南交警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已在学校、公厕等周边施划黄虚线即停即走路段29处,在老旧社区周边设置夜间限时停车泊位14处。同时,对拆违拆临后不适宜进行绿化建设的空地,积极推动建设公共停车场。目前,已在顺河高架桥以及沿街违建拆除的空地新建停车场12处,停车泊位1400余个。通过持续的整治行动,禁停道路的违法停车率环比减少61.3%。据分析,部分禁停道路拥堵延时指数环比减少了6.3%,平均车速环比提高了6.3%,拥堵报警和事故报警数量环比分别减少了47.1%和25.7%。
  据介绍,下一步济南将取消“禁停道路”的说法,济南市所有主次道路将全部禁停,彻底还路于交通,还交通于群众。并在厕所、学校、饭店周围打造绿色停车点,满足市民上厕所、接送孩子以及吃饭需求。
  “我们会坚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与交通管理精细化结合起来。下一步济南交警将成立刑事打击队伍,加大对严重违法行为的打击和不守法者的查处,在追究主体责任方面进一步下功夫,不断完善文明交通环境,助力文明交通城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市民的公共交通安全。”曹凤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