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寿光·综合

村里建起别墅后,15户生意人回来了

2017-12-22 作者: 石如宽 戴玉亮 来源: 大众日报
  □刘清海 报道   寿光市洛城街道于家尧河村新建的120栋别墅,式样新颖、美观大方,村民们正陆续入住。
  □ 本报记者 石如宽 戴玉亮

  12月13日上午,寿光市洛城街道于家尧河村,张保庆在别墅顶层向阳的茶室内招待几位老朋友。房间内开着暖气,张保庆仅穿毛衣,不停地给朋友续水添茶。
  张保庆今年65岁,一直从事蔬菜买卖生意。多年前,他就在洛城街道镇区购买了楼房,老家的平房就闲置下来。2015年,于家尧河村重新规划,统一建设别墅,张保庆又回到老家。“在老家住很踏实,暖气、天然气都供上了,条件一点不比城里差。”张保庆说。
  据了解,于家尧河村新建的别墅共120栋,4栋一排,南北6排,东西5列。别墅建筑面积468平方米,前面是93.6平方米的前院,后方设有两个车库。
  “建起别墅后,村中有15户在外做生意的村民回到老家住了。”村党支部书记张保贤说。
  于家尧河村有210户人家,1350口人,绝大多数村民种植茄子、丝瓜大棚。2015年前,多数村民住在平房里。
  “上世纪八十年代规划后,村里没有再改建,都是老房子。现在百姓要求翻盖房子。”村主任张保永说,不少进城安家的年轻人,每每回乡探家,话题也总绕不开盖新房。
  2014年,张保贤当选于家尧河村党支部书记后,村班子商议,盖新房,让村民实现上楼梦。
  村集体收入不多,又不属城中村改造,没有上级资金支持,也没有开发商,怎么建?
  2015年春节前,张保贤在汇报洛城街道党工委后,街道派驻了工作组。于家尧河村成立了旧村改造领导小组,将全村划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组长。村委下了改建新村的通知后,每晚在村委办公室,召集小组村民,在办公室展开商议。村民的意见基本分三类:不盖楼、盖公寓楼和盖联排别墅。针对这三种情况,村委又向每家每户下发征求意见书。村委最终了解到,20户特殊情况的家庭不想盖楼,其余90%村民想盖联排别墅,10%的想盖公寓楼。
  根据村民的意愿,村委敲定:在原址拆除平房改建别墅新村,在村西南角保留一处,安置不想盖楼的村民。
  村委在盖楼房村民同意的基础上,每户收取2万元,成立了新村拆建专项基金。凡是不盖楼的村民每户补贴3万元,安置到保留的平房区,其余基金全部用于旧村拆迁等开支。张保贤说,这个办法得到全体村民同意。
  随后,村委开始制订新楼建设方案,形成了新村规划方案说明书,然后下发每家每户,并在说明书上设置意见栏,继续收集村民对细节的建议意见。经过反复收集整理,修改方案,新村建设方案最终敲定。
  如今,村中别墅部分人家已经入住,多数还在装修。洛城街道于家尧河村驻村工作组组长孙法敏说,如果不是用心妥善解决群众的意见,于家尧河的新村建设不会如此顺利。
  现在的于家尧河别墅区,蓝色彩瓦,黄色棕红色搭配的楼墙,设计洋气,样式新颖。据了解,为了让新村更时尚,于家尧河村“两委”考察了多地的别墅,结合村民的意见,才定出设计样式。
  为保证施工质量,村里成立了监理会,负责监督工程质量。同时为了尽量满足村民意愿,在保持外观统一的基础上,允许村民自行设计户型构造。
  因为腿脚行动不便,张保庆在家里安装了小电梯。通过电梯,可以直达3楼。
  “那时候建材成本便宜,钢筋不到1900元每吨,沙子60元每立方。一栋别墅,只花了35万元。现在建材价格大幅上涨,花60万元也不止。回头看,当时村里的决策很正确。”张保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