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生——移风易俗一年为老百姓节约6000多万元

2017-11-2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6月29日,金乡县红星美凯龙广场上,激情似火、热闹非凡,来自各镇街的24支广场舞代表队准备一决高下。这是金乡县举办的第五届“舞动蒜乡”全民广场舞电视大赛。金乡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动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规划建设了一大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运动。
  优秀传统文化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全民的文明素质。
  这段时间,金乡县胡集镇后史屯村的村民们多了一个习惯,就是到村文化广场上听“儒学大讲堂”。讲师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讲儒学,将其变成生活道理。村党支部书记史一良说,“几节课下来,村民慢慢感觉受益了,解决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现在只要有课都自发来听,很多外村的也来听课。”个人素质提高了,民风自然淳朴,“过去人们农闲时只能打牌喝酒,有些地方赌博盛行,现在忙文化,吹拉弹唱、阅读书籍、锻炼身体,变化真大。”
  金乡县在抓紧文化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文化的育人作用,支持县文化活动中心设立“家在金乡”“文化大讲堂”“蒜乡好人”等宣传场所,培养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
  “鸡黍之约”的故事在金乡当地广为传唱,以其为代表的诚信文化教化了人们的心性,提升了当地人的素质。
  眼下正是大蒜销售的旺季,各路客商云集金乡。就在前几天,羊山镇东四村村民李建瑞和羊山镇欢德营村村民王宝稳将大蒜卖给了在金震贸易有限公司收蒜的温州蒜商。忙活了一天,两人吃完饭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回到家一点钱,发现对方多算了15000多元钱。第二天一大早,两人冒着大雨赶到金震贸易有限公司,将多出来的钱如数交给温州客商王玉有。王玉有非常感动,连声道谢,对金乡蒜商、百姓有了新的认识。
  文明离不开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近年来金乡县刮起了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
  年初,金乡县羊山镇柳园村的邵红军举行结婚典礼,一捧鲜花、一把喜糖,仪式简简单单,喜庆味道一点不减,唯一减掉的是新郎家20000多元的开支。“接亲车都是我们邻居家的电动车,不但没感觉到丢面子,反而感觉到特有意义,整个婚礼现场算下来也就2000多块钱。”新郎邵红军高兴地说。
  变化得益于金乡县大力开展的移风易俗工作。去年7月开始,全县650多个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标准统一,规定明确,红白事怎么办都写入《村规民约》,实现了“理事会制度”和“村规民约”的两个全覆盖,并通过开设“冬闲讲堂”、发放明白纸等方式,推动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新风尚。
  “移风易俗不是不要风俗,而是我们在推进这项工作的时候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握这个度,既把传统风俗中的文化精髓保留下来,又把糟粕的成份剔除掉,引导群众形成节俭向上的文明生活方式。”金乡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凯表示。
  目前,金乡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大操大办”已基本形成常态。通过对5200余户、1.6万余人次的暗访调查,结果显示:96%以上的群众支持并积极参与移风易俗、厉行节约活动。去年,全县5000多起红白喜事节约资金6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