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脚进行儒学研究,将学术转化成文旅产业

梅庆吉:八万公里周游路,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孔子

2017-11-24 作者: 王浩奇 孟一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浩奇 孟一

  “大家印象中的孔子是殿堂里正襟危坐的儒雅形象。而实际上,孔子一生不幸,周游列国历经千险、四处碰壁,推行仁政屡不得志,孔子思想也正是在这种境遇下形成的。”传统文化学者梅庆吉5年4次重走孔子周游列国路,用70万字的行记、数万幅图片和背回来的水、土和石头,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孔子。
  11月16日,曲阜孔子文化学院,在这里担任教授的梅庆吉谈起4次周游列国,显得兴奋。2012年,他重走孔子周游列国路起初的想法是退休后找点事做,可真正开始以后,就感觉到其中的责任重大。退休前从事出版工作的他发现,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直到现在,后人都没有真正搞清孔子周游列国的路线。他循着当年孔子的足迹实地考察,对历代《论语》注释著作提出很多问题,并且有了许多新发现。
  《史记》记载,孔子“宿乎屯”,是他出走后过的第一个晚上。“屯”在什么地方?历来颇有争议。重走过程中,梅庆吉在阳谷县东北的安乐镇后屯村发现“孔子宿处”碑。他敏锐地发现碑的右侧刻有三行小字:“昔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三月而鲁国大治,齐人归女乐以沮之,孔子行,遂去鲁适卫,记曰‘宿乎屯’,盖即此处……”看了这段文字,梅庆吉非常兴奋——这里就是孔子“宿乎屯”的具体地点。
  在梅庆吉重走孔子周游列国路展览馆的4幅重走地图前,梅庆吉对重走历程记忆犹新。2012年第一次重走,他在寻找孔子弟子子夏隐居的隐堂洞时,来到山西省文水县的子夏山,山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处采石场。车在险要的山路行走,一颗巨石突然朝着车窗滚下,梅庆吉和同行人瞬间感觉要没命了。等他们回过神来,车过石落,石头和车头相擦而过,有惊无险。同行的当地人说:“孔圣人在保佑你们!”
  前方没了路。采石场的一位小伙子说他小时候去过山洞,并愿意带路。当时已经是中午,他们空着肚子,没有带任何食物,望着树林深处和地面成90度山路——山壁上的手窝、脚窝,他们顿时泄了气。可看到小伙那么热情,再想想已经走过的路,他们选择继续走下去,十几米的山壁,他们攀了3个多小时,终于到达隐堂洞。
  下山后,梅庆吉不禁感叹孔子的伟大——当年各国战乱、民不聊生,孔子及其弟子凭着布衣、粗粮、马车,就是在如此艰难的境况下,用14年时间四处游走、推行仁政。他还庆幸,重走路上他们遇到许许多多的好心人,一提孔子,大家都热情帮助。和孔子当年处处碰壁不同,他们一路敲了上千次门,几乎没吃过闭门羹。
  “乱世批孔,和平年代尊孔。”重走过程中,梅庆吉对孔子以及儒家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说,当年孔子周游列国,走到基层,亲眼看到各地礼崩乐坏、民不聊生。并试图通过施行仁政来解决。可当时社会动乱,各国都要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所以孔子推行的东西让执政者感到不实用。“这就是为什么孔子处处碰壁、不得志的原因。”在梅庆吉看来,孔子思想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的。
  “如果每人发一本书,让大家抠‘之乎者也’,很少有人能坚持。但是要让他们循着孔子的足迹,到一个地方学一句话,这样想必他会终生难忘。”梅庆吉说,他打算在摸清孔子行迹后,根据行迹开辟孔子文化旅游带,让更多的人了解孔子,共享他重走周游列国路的成果。
  作为“跟着孔子去旅行”项目的负责人,他正在设计曲阜7日游、济宁15日游、山东境内21日游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孔子文化旅游线路。他还计划从尼山到曲阜,在15公里的沂河沿线,建设孔子生平体验园,让游客能更加真实、全面地了解孔子。在梅庆吉看来,将学术研究创造性地转化为文化旅游产业,一方面能让学术研究更加可持续,另一方面能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儒学研究中去,感受到一位真实的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