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莒县

系好古城建设“第一粒扣子”

莒县古城项目南北“求贤”坚持开门作规划

2017-11-21 作者: 杜辉升 栗晟皓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杜辉升 栗晟皓
    本报通讯员 辛有东 吕凤臣

  莒县提出“老城做文化,新城现代化”的发展定位,而系好古城建设“第一粒扣子”,规划定位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古城建设的成败。古城建设目标已定,具体规划该如何进?这不是简单的一片水、一条街,而是一整座恢弘的古城。需要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莒城人的参与和努力,一点一点梳理古城肌理,一步一步恢复古建筑格局,使古城风韵再现。
  “慎重书写古城规划的每一笔,让古城建设经得住时间检验和推敲,真正成为一项时代工程、民心工程,这是对历史的负责,更是对未来的负责。”前莒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总顾问苏兆庆生前说。
  “定位在什么风格呢?水系怎样设计?景点选择哪些?道路怎样铺展……”规划过程中,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
  “莒国古城是全市实施‘旅游富市’战略的重大工程,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转型的龙头项目,是提升城市品位、实现‘一强三名’奋斗目标的重要支撑,是传承3000年莒地文明、承载世世代代莒地人文化灵魂的精神家园和有效载体,是功在当今、利在后世的民生工程。”莒县县委书记孟青说。
  为了确保古城建设特色鲜明,不留遗憾。莒县坚持开门作规划,南北“求贤”。在对多家设计单位进行反复甄别、比较后,最终确定了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声誉,实力雄厚且多次成功操盘同类项目的3家大型规划设计公司参与古城蓝图绘制。
  3个团队多次到莒县实地考察测绘、暗自较劲,各自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并反复对方案进行调整提升。仅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阮仪三团队就已14次易稿,小的修改更是不计其数。
  “既尊重历史,又不拘泥于历史,突出明清时期的营城特征,外形方方正正、中规中矩,侧重于住宅和商业区规划……”这是北京一家建筑设计院对他们心目中“莒国古城”的描绘。
  “方案一为春秋、汉唐、明清风格结合,体现古城历史延续性,丰富水系、游线设计;方案二为春秋风格,突出春秋莒文化特色,兼顾商业、居住和旅游,城墙设计成开放式……”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阮仪三团队“捧”出了自己精心规划设计的两个方案。
  “以春秋风格为主,打造‘中国春秋第一城’,特色鲜明,易形成引爆点,规划设计商业区,兼顾成本回收。”曾参与四川成都宽窄巷子创意打造的设计团队对古城规划做出这样的解读。
  肯定否定再肯定……每个方案都经历了千锤百炼,在不断地“淬炼”中日臻完善。
  “我们一直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力求不留遗憾。”古城建设指挥部规划建设组负责人李锡海说。同时,莒县还多次邀请国家文物局、住建部、北京故宫博物院、山西古建集团、春秋淹城等古建专家论证指导,寻计问谋、听取意见建议,并吸纳到规划方案中去。
  “说实话,规划的过程是很‘痛苦’的。”回顾古城规划的过程,古城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梁荣玉说道。
  今年2月21日,莒县降雪,路面结冰,天气异常寒冷。在听取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阮仪三团队的汇报后,已是晚上6点多,但对汇报中的有些细节众人仍有疑虑,正一筹莫展。
  “台儿庄古城有个这方面的老专家,又有修建台儿庄古城的经验,相信可以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提议。
  “联系老专家,问他今晚是否有时间。”在确认老专家在台儿庄后,众人连夜前往。冒着凛冽的寒风、顶着飘扬的雪花,赶到200公里外的台儿庄时已是深夜。众人的求索精神让老专家颇为感动,连夜就古城规划疑问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解答。
  “古城街巷的宽窄学问大着呢!”当晚老专家倾囊相授,并对其他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满眼的红血丝挡不住取回“真经”的喜悦。回来的路上,大家尽管很疲惫,但依然劲头十足,兴奋地讨论着。
  打造一个高水平的古城绝非易事,不仅要有一个好的规划,还要积极“走出去”,借他山之石、悟得失之道、谋后发之策。古城建设既有成功经验,也有需要汲取的教训。为此莒县选取了全国9个省、28座有代表性的古城进行调研学习,平遥古城、青州古城、台儿庄古城……都留下了莒县跋涉求索的足迹。
  经过一次次规划设计的“淬炼”、挑灯夜战的“争吵”、考察学习的“顿悟”,“以春秋莒国为核心,按照文脉在古城中展示春秋、汉唐、明清等历史文化”的古城规划路径渐渐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