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中国普惠金融体系构建与运行要点

2017-11-2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邢乐成,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山东省“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兼首席专家,山东省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兼任中国投资协会理事、咨委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创业投资协会副会长等职。长期从事投融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后担任两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多家大型投资公司总裁、多家公司独立董事,主持策划30余家公司的并购、重组与上市。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企业融资、普惠金融与金融创新。先后出版专著10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课题多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   
□邢乐成 羿建华

  发展普惠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目的是推动金融服务的均等化,缓解中小微企业、“三农”客户和偏远地区的融资约束,建立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本质上是通过技术和营销手段的创新,降低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如何构建普惠金融体系、寻找普惠金融的实现路径是个世界性难题,该成果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普惠金融构建体系,并对普惠金融实现路径做了现实分析。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
  1.构建了普惠金融“五位一体”的运行体系。一是构建完善的普惠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在法理上从强调金融的整体性安全和秩序稳定,向强调金融的社会责任、伦理性和可持续性转变,尤其需要重视法律的正向激励功能,确立各类普惠金融主体法律法规。二是构建普惠金融支撑体系。主要包括基于互联网的技术支撑,发挥互联网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有益作用。基于征信系统的数据支撑,建立普惠金融统计体系。基于社会信用的环境支持,建立健全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基于政府背景的担保体系支撑,发展一批以政府出资为背景的融资担保机构。三是构建多元化广覆盖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建立起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小银行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等各种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的金融机构体系。规范发展各类新型机构,尤以发展小银行金融机构最为重要,本质上是通过小银行金融机构的技术和营销创新,降低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提高金融的包容性。四是构建普惠金融客户体系。普惠金融的实质就是为传统金融或正规金融服务体系之外的广大中小微企业、“三农”客户和低收入阶层提供可得性、广覆盖的金融服务。五是构建普惠金融监管体系,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机制。应从法律上把各级政府确立为普惠金融的监管主体,赋予其相应的监管职责,真正在审慎监管、差异化监管的原则下,实行中央和地方分层监管体制。
  2.找准了普惠金融的实现路径。一是间接融资体系的实现路径。最关键的是大力发展小银行金融机构(社区银行等),规范发展各类新型机构(农村互助银行、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等),本质上是通过小银行金融机构的技术和营销创新,降低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小银行和各类新型金融机构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发放了多少贷款,更重要的是为深化金融改革,为发展普惠金融带来了新的理念、手段和方法。二是直接融资体系的实现路径。需要进一步优化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场外交易市场,并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增加适合小微企业的融资品种。有了全国统一的场外交易市场,就能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极大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
  二、成果的价值体现
  第一是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需要。发展普惠金融是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并已成为全球共识和统一行动。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要求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努力实现普惠金融服务的全覆盖。2017年7月15日结束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该成果的研究为发展普惠金融、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并在实践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逻辑起点和实现路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二是丰富和发展普惠金融理论的内在要求。既有的理论研究对普惠金融体系构建没有给出有说服力的理论解释或分析框架,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制度安排。该成果提出了普惠金融体系“五位一体”的构想,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释了普惠金融的本质和逻辑起点。这一分析框架和理论解释,丰富和发展了普惠金融理论和制度金融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