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之刚: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

2017-10-27 作者: 王凯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 凯
   本报通讯员 张瑞雪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中秋前夕,刚刚荣获“2017年度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余之刚教授,对自己所从事的医生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
医生一句话,就能让病人变安稳
  医生的理念很重要,对病人影响非常大。余之刚介绍,病情什么阶段、怎么处理,处在不同的时期,治疗的目标也各有不同:早期,在治好病的情况下照顾好病人的生活质量;中期,要部分牺牲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晚期,则应侧重于让病人活得有质量,不能为多活几个星期,花费太多,让病人活得很痛苦,没有质量。
  乳腺增生在女性当中很普遍,发病率高达70%、80%,甚至90%。困扰病人最大的问题,在于乳房的疼痛和不适感,这种疼痛和不适感,会让病人夜不能寐,严重地影响生活质量;而造成乳房不适感或者说乳痛症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精神因素,病人看的医院越多、看病次数越多,接受“乳腺增生”的概念越明确,给她带来的思想负担越重,不适感就会更加严重。
  事实上乳腺增生,仅有少一部分会恶变,绝大部分是良性。医生,要有能力把它区分开,在看病的时候就可以告诉那些不会恶变的患者,让她们安心地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精神注意力的转移疗法,也是一种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医生一句话,就能让她在心理上变得安稳。然后,告诉患者只需要注意一下生活方式,尤其要好好休息、调整心态等。
  这样做的效果是药物无法替代的,能让她知道自己怎么去调节生活。人的一生,每个时间段,都有调整个人生活节奏的需求;而如果说她不知道具体情况,医生也只是针对疾病给开药,可能病人有了安慰,感觉吃了这个药真有用,但是吃了之后,病人过几天又会来找医生……无形之中,又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
医生还应是哲学家
  “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老一辈医生,做到最后,除了医生之外,还是哲学家!”余之刚认为,做一个好医生,包含了很多的哲学问题,在没有核磁共振、超声、CT等检查设备的时代,也一样看病,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经验,有一个很好的总结,能让后辈接受并传承仅仅知道“这种病该怎么治!”只是针对病,而不是对人。医生面对的是病人,所以就既要看病,又要看人。
  如果一个医生仅仅知道治病,他的行医过程是不完整的。医生对疾病的认识和对病人不同的反应、态度对病人有很大影响。病人有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个人的诉求也自然而然不同,医生需要了解这些,能在治疗的同时,尽可能满足病人的各种诉求。对于晚期病人,医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能够保证从某一点解决,比如说解决患者十个需求当中的一两个需求,那病人也会满足。
  把病人当亲人,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一个好的医生能够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医生的一句话一个演示一个举动,所起到的效果不是药物所能取代的。很多老教授查房时,遇到情绪紧张的病人,就会拍拍肩,用手抚摸一下病人的肩膀,这会给病人带来心理安慰,由原来的紧张和焦虑变成一个比较平和的状态。
  与病人交流沟通的方式方法以及水平,还有对于病人心理状态的评估以及处理是一个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素质。
人文素养,医生所缺的课
  病人对医生的信赖感很重要。余之刚常常遇到这类情况,很多病人复查结果出来,其他诊治的医生告诉他“都正常”,他依然要跑来让余之刚再帮忙看一下,这个结果到底正常还是不正常,再检查一下,伤口、局部有没有问题。“这就是一个前期沟通所留下的,他对你的依赖感,即是说,我说到病人心里头去了。”余之刚说。
  “病人为什么信赖你?人生病是最无助的时候,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长时间?能怎么活?就会思考这个医生是不是值得终生信任!医生凭什么能赢得病人的信任?第一是换位思考,第二是用最简单的语言,让病人理解你的想法。这是我所认识的我父辈的绝大多数医生都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现在一批好医生、名专家,也同样具备的基本素质;而现在很多临床医生,仅仅注重基本的技能,比如会做什么手术、会看什么病、会看什么CT片子等等,欠缺的,往往不是技术,不是操作技能,也不是科研能力,而是最基本的做医生的人文素养!”余之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