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丰收

人在旅途

玉米之歌 

2017-09-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王德亭
  走在田间小路上,身边的玉米叶子几乎擦着脸。仿佛你就是一棵玉米,是与她耳鬓厮磨,分明感受着她脉搏的律动,共鸣着她的快乐。
  玉米,吾乡人俗称“百日草”,天悠悠,地辽阔,一株玉米却只有一百天的好活。想一想吧,一生只有一百天随你挥霍,享受,多么匆促,多么短暂。昆虫中,生命比玉米还短的是蝉,蝉是一千天地下黑暗的沉潜,几十天的光明和放歌,交了立秋节气,仿佛就给她的生命一个休止符。玉米用短短的百天走完了一生,以一院子的灿烂和金黄,唤醒人们对于丰收的热望和感激。
  玉米短暂的一生,就像夏天的一道闪电那样快。她的一生由不得懈怠、疲倦,一柄柄剑一样的叶子指向天空,写满了“成长”二字。从播种下地,到出芽全苗,只需一个星期,她便做了大地的歌者——绿色的诗行引我们琅琅出声。她离不开农人的呵护,正像雏儿离不开父母的抚养。你要删繁就简,改去多余的字,句,段,疏密有致,农书上叫做“合理密植”。小喇叭口,大喇叭口,抽穗,授粉,结实,一环扣着一环。她的成长,让你目不暇接,感到眼不够用。
  王嫂每天早上都来看她的玉米。男人突然走了,她心里很空。她拔脚就往地里走,她不知道她的脚下已生了根,密密麻麻的根扎进了泥土。她说,我总是得忙着,抓(刨)了这镢抓(刨)下镢,什么都不要想。我心里抽了一下,我知道她心里这个“什么”是什么。迁客骚人寄情于山水之间,她寄情于自己的玉米。那个早上,她的衣裤被露水打湿了。她说,昨天地儿还透亮,这头望得到那头,今天玉米叶子抄了手,让人看不透。
  晚上,她会到自己的地头侧耳倾听。她说,她听到了玉米拔节的声音。拔节是什么声音,她说就像人干了一天的活儿,你攥住五指拉上几下,骨节发出的“咔吧咔吧”的声音,心里很放松,很舒畅。
  我不知道王嫂会不会绣花,可她硬是把大地当成了绣花枕头,由着她的巧手在上面描画,一棵棵庄稼融进了她的想象和希望。现在一些农人越来越爱惜自己的一膀子力气,种地不大肯动锄头动镢了,玉米招了虫子打农药,不等到长草打灭草剂,限制疯长打矮药。可是王嫂不一样,夏天,她的锄头跟人一样也出汗,锄刃却永远闪着寒光。我们头顶的锄头——一弯月儿亮在天上,她的锄头亮在地里。她弓着身子锄地,成了一个叩问大地的符号,是不是,她在用自己的勤劳跟大地之母喁喁私语呢?
  我们家曾有四柄锄头,大锄丰满,二锄稍瘦,三锄更瘦,四锄瘦成了一弯月牙。大锄用来耪玉米茬和黍子茬,那弯月牙呢,是在蔬菜的畦垄里闪亮的。父亲说,锄刃上有水,也有火。锄头通着黄泉,天旱了,可以把水引上来。玉米是百日草,你得锄地,一遍一遍地锄,你得给她生长的本钱和力气。
  玉米花期短,授粉似乎来得格外激烈。玉米腰间现出一颗或两颗葱绿的玉米棒的时候,玉米棵头顶着穗子。她授粉的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尔蒙的力量。强烈的气味刺激着人的鼻黏膜和呼吸道,有时让人说不上是激动,还是难过。可是,我还是很愿意在这个时候,徜徉在玉米抄手的小路上。
  玉米,从种子下地破土而出,到收获,似乎是眨眼间的事情。诗人挥挥手,作别天上的云彩。玉米挥手之间送走了酷夏,走完自己的一生,把属于自己的空间让出来,或是小麦,或是蔬菜,全不干她的事了。她由成长的飞翔,回归到人们的生活上去,或作为人们生活的调剂,或作为肉蛋奶转化的基础,或成为工业生产的原料,她回归了实用价值。人的一生,不过也就是几十茬玉米叠加的生命,人又能比一棵玉米优越什么呢?渺小如一棵玉米,立身原在泥土中。玉米根上,靠近地面的秆,环绕长出一圈两圈根来,龙爪一样抓牢大地,抗住了风雨的摇撼。吾乡人把这样的根叫“气根”,它让我想起了江南的榕树,榕树也是有气根的,它的气根长在树枝上,空气是它的土壤,它不断汲取营养壮大腰身。
  把根留住,把根扎牢,你才有了自己的立身资本和腾挪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