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今日关注

判断新周期:信数据不如信逻辑

2017-08-14 作者: 盛刚 来源: 大众日报
  □盛刚

  ■由供给侧收缩导致的资源周期品行情,只能是阶段性上涨,不会带来需求的全面复苏和提升,更不可能成为经济新周期的基础。扎扎实实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增长动力转换,是启动经济新周期必须做好的基础性工作
  经济开始企稳走好,尤其是今年上半年GDP增速6.9%大超预期,再加上近期股市中周期股大涨,商品市场上黑色和有色系飙升,“经济进入新周期”又成为热议话题。不过,尽管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回暖、积极因素不断积累有目共睹,且预期良好,但过分看重经济数据在经济转型期的短期波动却未必有益。在新周期的判断上,信短期数据远没有信逻辑来得更为靠谱。结构调整不会一蹴而就,转型升级之路也不可能一马平川,在新的增长平台上,让新动能成为主要动力源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提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周期的主要理由是,过去6年来经济持续下滑,其间市场自发去产能叠加供给侧改革,导致许多产能已经出清,需求开始出现。新周期本质上是供给出清新周期,在这个阶段,供给出清进入尾声,行业集中度提升,企业盈利和资产负债表开始修复,而且可持续性会比较强。更有人说,站在现在的时点来看,中国这一波所谓周期实际上早已开始了。因为,从PPI的数据、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来看,经济已经复苏一年半了。
  相反的观点则认为,判断周期时不能光看数据本身,更应该看数据背后的逻辑,也就是数据回升的原因。2016年开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要解决产能过剩和传统动能弱化的难题。近期大宗商品强势正得益于此。价格上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限产减产,和新需求无关。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的时候,说供给出清进入尾声恐与事实不符。而没有市场化的出清和过剩产能真正出局,没有新需求的大量涌现,经济中的新动能不能成为主力军,增长的可持续性是要打问号的,谈新周期的启动自然也就为时尚早。
  近来,股市中的周期股的确涨得很疯。涨得最好的有色、钢铁及煤炭板块两个月涨幅均在40%上下。上周五,虽然它们的大跌成为上证指数下跌的元凶,可涨凶了出现回调也正常。值得关注的是,恰在此时,中钢协对市场喊话,强调近期钢价上涨主要在于大宗商品期货炒作。是炒作难免就要过头,最后倒霉的当然是高位接棒的人。当某类资产价格被普遍认为超出合理估值但仍在继续上涨时,往往意味着它们离泡沫破灭的时间已经不远。市场狂热时留一分清醒绝无坏处。
  说到底,本轮大宗商品价格大涨乃至引发股市中周期股“扶摇直上”,仍是供给侧收缩和政府逆周期投资刺激政策的结果,而谈不上由需求端带来的新周期启动。必须承认,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投资拉动,仍是此轮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没有这种政策支持,经济能否在L型底部稳住其实很难预料。而由供给侧收缩导致的资源周期品行情,也只能是阶段性上涨,而不会带来需求的全面复苏和提升,更不可能成为经济新周期的基础。总体而言,周期股代表的是传统产业,而且都属于投资需求拉动型经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方向,决定了经济不可能再走回这种传统发展的老路。
  在总量、基数不断增大,结构不断优化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八个季度保持在6.7%-6.9%这个区间。尤其是2016年下半年以来,工业生产趋稳、价格开始回升、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改善,经济波动幅度越来越小,都表明中国经济有很大可能在L型底部稳住,这是一个新的增长平台,但不意味着会出现U型或者V型反转,因而也不等于新周期已经来临。中国经济仍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而深化结构调整与供给侧改革则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课题。因此,扎扎实实推进供给侧改革,抓紧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增长动力转换,是启动经济新周期必须做好的基础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