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视点

青州市许家庄村实现从贫困村到旅游风景区的变身

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

2017-07-21 作者: 杨国胜 张蓓 来源: 大众日报
  ■脱贫攻坚看潍坊

  □ 本报记者 杨国胜 张 蓓
  
  在400亩玫瑰园产业基地里,青州市王坟镇许家庄村村民把摘好的玫瑰运到村里的小型加工厂,再由专门的技术人员去称量、加工、制作,每天早上一罐罐新鲜玫瑰酱、玫瑰茶迎着朝阳被送出大山,进入千家万户。
  看着游人纷至、人来车往的村庄,许家庄的老人们感慨万千:“这多亏了俺们‘闺女’”。老人们口中的这个“闺女”是2015年潍坊市妇联派驻到许家庄村帮扶的“第一书记”刘淑娟。从“刘书记”到“闺女”,刘淑娟用决心和行动,让这个曾经种点粮食自己吃都不够的穷山村,摇身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景区。
  “许家庄村是个典型的山区村,集体经济弱,无收入;村里荒山多、耕地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柿子山楂、根艺加工、外出打工,村民致富愿望都很强烈。”如何变“输血”为“造血”,成为刘淑娟驻村以来萦绕心头的大事。
  同时刘淑娟还发现,许家庄有“三宝”:村里旅游资源有“一宝”——历史悠久、号称水浒第一寨的清风寨,但一直未开发;地里有“一宝”——富含硒元素的土壤;山上有“一宝”——富含硒元素的水资源。“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刘淑娟更加坚定了发展的信心。经过与村“两委”反复研究,明确了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生态富硒”品牌,制定了“两产业一品牌”的发展规划,并逐步落地实施。
  要想把许家庄村建成旅游风景区,完好的硬件设施必不可少。通过全面实施清风寨景区提升工程,先后争取各级财政资金300多万元,景区引水引电、治理河道、修建拦河坝、打造河滩;新建6000平方米停车场和标准旅游厕所;开辟硬化了2.8公里的旅游观光路。积极招商引资,建成占地10余亩的农产品展销中心、旅游接待中心。
  目前,清风寨已开发出吉象崖、二仙洞、道士溜、快活林等8处特色旅游景观,并从2015年9月1日起开始收取门票。2016年“十一”期间,仅景区门票每天收入就过万元。
  游完清风寨,再到大黑山上看桃花、采摘、品玫瑰茶。
  “坐落在许家庄村东邻的大黑山,土壤和水质都富含硒元素,我们可以利用大黑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修整清风寨之后,刘淑娟又和村“两委”商量着组织发展大黑山的休闲观光农业。村里牵头成立了大黑山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余亩,新建富硒食用玫瑰园,食用观赏两相宜。修整原有的500多亩柿子林、山楂林,嫁接栽植早春桃花、红枫、月季、连翘等绿化植物5.3万余棵,实现处处是景、四季有景。
  “现在不仅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也为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64岁的村支书金德功怎么也没想到,短短两年时间,产业扶贫让整个村子都动起来了,老少爷们都有满腔的干劲儿。
  “利用大黑山独一无二的土壤和水源富硒的生态优势,引导村民大力发展有机富硒农业。”刘淑娟说,通过打造“生态富硒”农产品品牌,使荒山真正变成了花果山。筹措扶贫资金30万元,作为集体入股大黑山合作社,统一指导种植、加工、包装和销售。现在合作社生产经营的有机富硒农产品有玫瑰酱、玫瑰茶、韭菜、韭菜酱、山楂醋等,已成为旅游招牌产品,畅销省内外。同时,帮助村民发展的9户生态农家乐,被潍坊市旅游局确定为“潍水人家”品牌示范户。
  依托“两产业一品牌”,许家庄村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自驾游、登山族和骑行队,以前名不见经传的许家庄村如今已是中国画艺术创作院写生基地,每年游客量超过5万人次,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尤其是“五一”玫瑰旅游文化节、“十一”山楂采摘节,游客蜂拥而至、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