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寿光·财经

找差距,学经验

对标江浙,寿光在路上

2017-06-30 作者: 戴玉亮 石如宽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戴玉亮 石如宽
   本报通讯员 王全国

  6月5日至10日,寿光市委书记朱兰玺带领党政考察团赴金坛、宜兴、江阴、萧山等地进行考察学习。考察团先后考察了江苏、浙江两省9个县市区共40余个项目,重点学习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机制体制创新、园区经济、招商引资、特色小镇、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理念、经验和做法。
  “这次赴江浙学习,是贯彻落实‘作风建设年’活动的精神要求,目的在于寻标对标、学习先进、解放思想、找准差距,全面提升思想境界、目标定位和工作水平,以更有力的举措、更扎实的作风推动全市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更高质量新发展。”朱兰玺说。
金坛的“五皮”精神
  2015年8月18日签约,2016年1月8日开工,今年生产出首批产品。总投资125亿元的中航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创造了国内锂电行业建设最快速度。
  众泰汽车从签约到项目竣工仅用时1年零1个月,从竣工投产到月销量过万台仅用时3个月。国内同行建成相同规模的生产基地,一般需在36个月左右。
  最近几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发力赶超,全区上下发扬“苦干实干、正气大气”的时代精神,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项目作为第一要素,把服务项目推进作为第一责任。
  据了解,金坛区从干部作风着手,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围绕实体经济发展,各镇区建立了一支成熟高效的代办员队伍,从市领导到基层办事员,全是“服务员”,为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服务,真正做到“围墙以外政府包干,围墙以内有求必应”。发改、经信等相关部门、各镇区主要领导项目服务力量下沉、重心下移,常态化深入项目建设现场,一线了解进度、一线服务项目、一线解决问题。
  务实作风,带来项目大发展。今年金坛区共排定250个重点产业类项目,总投资达1228.3亿元,全年计划投资约246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27个,为历年最多。
  “金坛速度”的奥秘在干部,金坛速度源自干部作风力。招商上,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其他领导以及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各镇党政主要领导,发改、经信、商务等主要综合经济部门负责人,每人每年引进1亿元项目1个以上。
  “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饿着肚皮、踏破脚皮”,是金坛发扬实干的“五皮”精神。
  “寿光干部一直具有作风优良的传统,但对照先进地区,我们必须看到,少数党员干部在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上,与先进地区还有明显差距。推究思想根源,大致有两点,一是怕难,二是怕得罪人。这些思想的病源,我们必须根除。”朱兰玺说。
工业园区内的“邻里中心”
  直溪现代产业园,位于金坛区直溪镇,是金坛的新能源产业园。为更好地服务园区企业发展,吸引企业进驻,金坛区将创新之力对准园区服务。2014年,该区为园区配套建设了邻里中心,总投资约9000万元,内设可拎包入住的职工宿舍624间。综合楼内生活配套设施先进,拥有可容纳1000人同时用餐的食堂及商铺若干。
  “邻里中心”是源于新加坡的新型社区服务概念,围绕12项居住配套功能,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为百姓提供“一站式”服务,是一种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于一体的“居住区商业中心”。
  为零距离服务企业,园区办不断强化“保姆式”服务工作机制,对64家年销售500万元以上企业实行一名领导、一个部门挂钩服务。对37个重点项目实行党政领导一对一服务,同时持续做好全镇16家亿元企业跟踪服务。
  优质的服务助推了落户企业的茁壮成长。江苏久诺建材公司2013年落户直溪产业园,2016年成功在新三板上市,成为了专注建材外墙产品研发生产和设计施工的行业小巨人。目前,这个园内已进驻企业78家。
  “寿光全面对标江浙,蓄力赶超,不仅要看到硬件上的短板,更要看到软件上的短板。”朱兰玺说,当前各地发展比武,已经经过了拼资源、拼政策的时代,现在需要比拼的是人的思想力和创新理念。放眼江浙先进地区的发展历程,他们一路领先的成绩充分证明,观念不创新,一切难创新。
  朱兰玺说,在寿光新的发展使命面前,全市上下要通过对比江浙,解放思想,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用创新武装大脑、革新思路,推动创新发展在全市蔚然成风,让创新成为干事创业的第一方法、第一动力。
企业有多强江阴有多强
  “企业有多强,江阴就有多强;企业有多高,江阴就有多高。”江阴市委书记陈金虎说。 
  江阴是寿光市今年寻标对标的主要对象。巧合的是,2016年江阴市也提出了“产业强市”的战略。具体到产业层面上,江阴大力度出台促进实体经济的产业政策,通过政策红利,激活实体经济,让江阴实现跨越式发展。
  “产业强市”战略提出后,江阴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产业促进政策,包括“四个100亿”产业发展基金、产业强市30条、科技创新20条、企业降本减负30条,2016年兑现政府奖励近20亿元,为企业减负49.8亿元,有力助推了实体经济做强做大。今年,江阴又出台有关技改、人才、节能等方面的七大产业政策,设立了总额100亿元以上的发展资金,为实体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江阴还加大对重点重大项目、龙头骨干企业、高成长性企业、中小微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项目加快落地建设,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做精做优产品。
  针对实体经济制度性交易、融资、用工等成本较高的现状,江阴还打出一套减负“组合拳”,从水电气要素价格、企业税费负担、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融资成本、用人成本五个方面降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提高市场竞争力。
  2017年,江阴新一届班子掀起一场服务发展“大竞赛”,各级各部门之间比服务、比效率,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全天候、不打折、无条件的优质服务、高效服务、主动服务。
  “对比之下,我们在重视实体经济、抓项目的力度和魄力上依然存在不小差距,比如项目为王的意识不够强、争抢项目的力度不够大、服务企业的理念不够深、创新的机制举措不够活、政务服务效率不够高等等。这些都是不重视实体的具体表现,与我市产业强市战略不相匹配。”朱兰玺说。
  “产业强市不是一句口号,今天的寿光必须老老实实地发展实体经济,以更大的力度夯实产业根基,为寿光的长远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朱兰玺说,全市领导干部,不论大小,都要争做服务实体经济的“店小二”,真正领会“亲”“清”二字,和企业建立命运共同体,脚踏实地把实体经济认认真真地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