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国际国内

与祖国同舟共济 为梦想风雨兼程

——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

2017-06-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开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新时代,开创了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伟大先例。
  一路走来,共和国的特区与祖国同舟共济,在追逐梦想的征途上风雨兼程,创造了耀眼的“香港奇迹”,在“一国两制”的探索中刻下了深深的“香港印迹”,为世界奉献了寓意深刻的“香港故事”。
  根据2014年6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回归以来,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受到宪法、香港基本法以及香港本地法律的充分保障,民主政制依法稳步推进,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得以保持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巩固和发展,营商环境保持良好。
  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在政治稳定、政府效能、规管品质、社会法治、贪腐控制、公民表达及问责等方面的指标,都远远高于回归前,法治水平的全球排名更从1996年的60多位跃升至2015年的第11位。
  中英谈判完成后的一段时间,香港渐起移民热,社会上弥漫着一种不安情绪。   “父亲召集我们几兄弟开会,说你们如果要移民,可以,每人给笔安家费,再给买所房子。”施家二子、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施荣怀回忆说,“我们都选择留下,并且都只保留了一个香港身份。” 
  如今的香港,晚上“马照跑”,白天“股照炒”,而且“股还炒得更大”。2016年,港交所新上市公司126家,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251亿美元,蝉联全球集资中心之冠。在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报告中,香港连续23年获评“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近年来,全球市场需求萎缩也波及香港进出口贸易、航运和金融服务。外部经济周期性影响,加上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供求失衡、营商成本偏高等内部结构性因素,香港面临经济转型的严峻挑战,居住、养老、就业等民生问题也面临困难。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特区政府提出,香港经济转型要背靠内地,面向全球,发挥好“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做好国内和国外的“超级联系人”。
  2015年11月,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正式成立。局长杨伟雄说,特区政府决心发展本地创新及科技产业,带动整体经济结构升级转型,以提升香港竞争力。
  回归20年来,香港专注于发展高增值和需要精确专业知识的产品生产与服务,实现了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
  发展的目的,根本上讲是要造福于民。要权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关系,历届特区政府始终不遗余力,近年来尤其加大民生方面的投入。
  ——过去4年,特区政府用于老年人的经常性开支,由421亿港元增至658亿港元,增幅达56%。安老服务方面的投入从2012-2013年度的436亿港元,增加到2016-2017年度的753亿港元。
  ——自2017年1月起,特区政府将在未来5年兴建公营房屋单位约9.45万个。从2017-2018年度起的10年间,房屋供应目标为46万个单位,其中包括20万个公屋单位和8万个资助出售单位。私人市场方面,预计未来3至4年一手住宅物业供应量达9.4万个单位。
  ——特区政府2016-2017年度盈余928亿港元,政府将以前瞻方式善用当中610亿港元盈余,推行安老、体育发展、科技发展以及青年发展四项工作。
  没有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就是空话;而发展必须以稳定为基础,香港民众对此已有充分共识。
  在香港特区20岁生日之际,国家也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光明大道上昂首阔步。
  “‘一国两制’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牢牢坚持这项基本国策,是实现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整体和长远利益,符合外来投资者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的讲话,把港澳工作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性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注入了新的驱动力。
  在光荣与梦想的新征途上,风华正茂的香港正与昂首迈进的祖国一道,书写共和国的新传奇。
     (据新华社香港6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