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成生态资本优势

莱州打造生态农业精品版

2017-06-27 作者: 董卿 从春龙 来源: 大众日报
  □从春龙 报道   虎头崖镇小沟村洪瑞蔬菜专业合作社,24个蔬菜大棚都采用俄罗斯标准建造。
  □本报记者 董卿 从春龙  
  本报通讯员 王杨 宋津
  
  密密麻麻的木瓜直接长在树干上,一层层的香蕉从树上垂下来把树都拉弯了……这些本是南方的水果,如今却在莱州市店子乡西关门村的温室大棚里野蛮生长着。
  把它们“请”到这里的人,是西关门村的党支部书记王真。“去年先建了两个棚,种了香蕉、木瓜、芒果、火龙果,算是试种,没想到长势都很好。今年准备再建高规模的玻璃温室大棚,发展热带水果科普采摘游。”6月14日,王真兴奋地向记者介绍。
  招远市着力打造农业精品版,深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种苗、水产等特色产业做强做优,果蔬、花卉等优势产业做大做精,壮大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打造绿色经济示范区。
  “今天来摘了西红柿、女贞果、还有各种蔬菜、水果。挺新鲜的,临走还买了不少,给亲戚们分分。”6月13日,迟文荣老太太一行30多人坐着大巴来到离城区不到10公里的鑫海园生态采摘园。
  采摘园的老板叫王培茂,以前做化工生意,看好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投资800多万建了生态采摘园。80亩葡萄、70亩石榴、100樱桃,还有桃子、猕猴桃,再加上温室大棚,一年四季可以采摘。
  “借助以前挖石材的矿坑,我今年打了个水库。水深20多米,足够灌溉用。年底前再把垂钓这一块搞起来。”王培茂提起未来的发展,信心很足。
  在虎头崖小沟村,24个蔬菜大棚整齐排列。虽然去年11月才开始种,棚里的西红柿、茄子、茭瓜、刺黄瓜、青椒,都已经上市了,而且销售非常好。
  “这几个大棚可不简单,采用的全部是俄罗斯的温室大棚技术。”洪瑞蔬菜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于振妮告诉记者,这个项目一期流转了200亩土地,每亩1000元,搞生态农业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莱州很多从事生态农业的“农场主”们,都是从石材等传统资源消耗型产业转型过来的。这些生态农业项目的存在,本身就是莱州绿色、协调发展的缩影。
  邓焕学,2013年前跟镁矿开采打了半辈子交道,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涉足生态农业这片陌生的领域。然而,2013年的一次艰难转型,却让他品尝到了玫瑰产业的甜蜜。
  “今年刚投资500多万建了高档玻璃温室,作为我们的新品种研发、陈列基地,也打破了季节的限制,可以一年四季赏玫瑰。”邓焕学已经从镁矿厂的老板变身百士通玫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谈起玫瑰来已是个专家。
  百士通玫瑰开发有限公司与国家玫瑰花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具有国内玫瑰花种植、繁育、生产加工、科研的领先优势。公司投资2000多万购买了国内最先进的花蕾烘干设备,玫瑰精油提取设备等玫瑰精加工设备,能生产玫瑰花精油、玫瑰花水、玫瑰纯露、玫瑰香水及系列化妆品,玫瑰花茶、玫瑰酒、玫瑰酱及饮料等玫瑰产品。现在基地已经成为胶东地区最早一批集科研、生产、销售、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玫瑰生产企业。
  以虎头崖镇为例,该镇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相继关停了全部13家涉镁矿山企业。其中,有7家进军苗木花卉领域,有4家与村庄结对发展生态旅游,向生态领域进军成为涉镁企业转型发展的共识。
  立足生态,长远发展。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成生态资本优势,莱州走出了一条绿色富市、绿色惠民的新路子,建立起与美丽生态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出一张张响当当的生态名片。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412家,合作社成员数已达10800人,带动非成员农户数14.77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60.8%。合作社涵盖了玉米良种培育、月季、大樱桃、大姜、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等10多个产业。至2016年底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家庭农场12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