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公共文化

李慧斌:由金石理路打通学问之路

2017-06-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书法家李慧斌。
  □ 于宁
  
  在当代书法研究的青年学者中,李慧斌博士是一位佼佼者。在潜心书学研究的同时,在书法创作上也着实下了不少功夫,使得学术和理论研究与书法实践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种追求在当代书坛还是很可贵的。
  李慧斌能吃苦,而且能耐得住寂寞。身为大学教师,除了教学科研外,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读书和写字,平时的娱乐活动很少。其实,在时间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有那些把时间掌控在自己手里的人,在时间里不断地坚持追求和理想,真正成了时间主人的时候,成功也就不远了。如今,能够潜心于学问很是难得,为了能更多地占有时间去读书写字写文章,他至今都没有微信和QQ,学生都说他是“老古董”。不过,他有的却是真真切切属于自己的时间——读书、思考、写字、做学问。这个时代,我们更多地是把本该属于自己的时间“分享”给了别人,所见者不真,所思者不深,慢慢地那些自己的时间财富就不知不觉地“流走”了,最后自己只剩下“贫瘠”,这对于一个做学问的人来说是最大的忌讳。在写字之余,他又热爱收藏,特别钟情于古代碑帖,其中不乏佳品。从展玩鉴赏到临习题跋,使得他在学术、创作之外,通过传统金石的理路打通书法的学问之路,进而把书法引向更广阔的空间。
  搞学术研究是很苦的,当他真正步入书法研究的大门时,才发现它的门槛很高,特别是想做出点成绩很难,更不用说有一定的突破和贡献了。在吉林大学,他跟随丛文俊先生学书问业,接受传统学术研究的训练,特别是国学教育及其涵养与书法研究的结合,这也为他日后展开自己的书法学术研究奠定了深厚而扎实的基础。他的知识结构主要有三个板块:一是传统文献学、小学,比如中国文献学、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版本学、目录学等;二是书法理论,包括书法文献、书法史、书法批评、铭刻学与碑帖研究等;三是书法实践,包括理论层面的书体分类文献与技法美学的研究,以及进行古代书法经典作品的分体临摹。此外,古籍研究所严谨的学风和丛先生本人从严的办学、治学态度,对于他的学术规范和研究能力的养成也非常重要。为了完善自己的学科和知识结构,2011年他又申请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博士后,跟随邱振中先生进行书法理论研究;2012年申请了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的访问学者,跟随欧阳中石先生、叶培贵教授学书问业,研讨高等书法教育的学科发展。这算是他在吉林大学丛先生书法研究体系之外的一次拓展。不断地进取,使得他在书法探索之路上眼界大开,不仅于书法研究有了一定的创获,而且对于书法临习与创作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对一个书家而言,难的不是写字,而是如何在解决技法问题之后,不断使得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学术研究融入到书法创作中去,逐渐提升作品的格调和内涵。李慧斌这几年主要在篆书临习和创作上下了一定功夫,特别是对汉代篆书在用笔、结体和风格上有自己的思考,近年来的参展作品能够反映他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探索和新的尝试。
  在我的印象中,李慧斌对唐宋时期的文化艺术非常感兴趣,这一直影响着他的书法研究领域和选题。目前,他对宋代书法史的研究主要关注了三个大问题:一是宋代政治制度和宋代书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政治制度又对书法产生了哪些影响?哪些是前代所没有的新变化?等等;二是书家的研究,在苏、黄、米、蔡等名家之外,其他的“一般”书家如何研究?又如何站在宋代书法史的高度进行客观评价?三是相关书法理论问题的思考与总结,主要是对“唐宋书学转型”理论和宋代书法中“斯文”价值的研究,特别是“唐宋书学转型”是他提出的一个唐宋书法史研究的新视角、新理论。这些问题都是宋代书法研究中的新课题。关于科举誊录制度、院体书法,关于宋代书法职官的整体研究,对唐宋书学转型理论的探讨,以及对宋代书法中“斯文”价值的思考等,都具有填补宋代书法史研究空白的意义。选择宋代是个很大的挑战,有很多学者都做出了成绩,占领了研究领域,很难再在传统研究领域找题目,但他却“剑走偏锋”,特别关注了宋代政治制度与书法的关系这一选题,一做就是十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不仅博士论文《宋代制度视域中的书法史研究》出版并获得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一等奖,而且还有多篇有代表性的论文发表,受到书坛关注。
  多年的学术积累和努力,他逐渐开拓出自己的研究领域,开垦出属于自己的学术“荒地”。不懈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自2012年始曾连续两次被选为“青岛市拔尖人才”,2015年被评选为“第三批齐鲁文化英才”。在取得这些荣誉之后,他更加努力,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术研究和系列创作。先后申请了《重构与多元:基于考古学视角的当代书法研究》《尚意之外:宋代政治制度与书法》省社科项目,出版《山东书法全集·颜真卿卷》《集古求真:澂斋书学论稿》两部专著,两年培养期内发表学术论文十篇(其中CSSCI论文六篇),发表作品五十余幅,参加展览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