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公共文化

成立皮影电子商务公司开发移动应用,制作皮影动漫节目

范正安:皮影的传承要跟上时代

2017-06-23 作者: 孙先凯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孙先凯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代表性传承人范正安的家里,一个简易的皮影舞台常年不闲着。今年73岁的范正安老人,从8岁就拜师学艺,从事泰山皮影这一行已经有60多年。平日不忙的时候,他都要抽出时间来在自家的舞台上摆弄一番,“年纪大了,怕手脚没有以前灵活,每天锻炼上两个钟头挺管用。”范正安告诉记者。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是对皮影戏特点的描述,用在范正安身上更加合适。因为泰山皮影戏与全国各地的皮影戏不同,其他地方的皮影戏是由几个人分工合作演出,而范正安练就了一身泰山皮影“十不闲”的功夫,能一个人单独完成泰山皮影的演出。脚下操纵锣、鼓、木鱼等八项乐器,手中有皮影,口中有唱词,这就是“十不闲”技艺。“再加上制作皮影、编排皮影戏,泰山皮影的‘十不闲’技艺愈发丰富。”范正安说。
  2007年,泰山皮影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泰山皮影的传承人,范正安这些年来一直没有清闲下来。在泰山脚下办起皮影演出剧场,参加各种非遗展演活动,收徒传艺,创办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在范正安看来,他有幸赶上了传统文化复兴的好时机。“我从小学皮影,一辈子没有放下过皮影。现在,趁自己还能干得动,一定要把泰山皮影做好,传好。”范正安说。
  在范正安家中,除了用于练习的简单舞台之外,有大半间屋子摆满了皮影相关的道具。尤其是几口大大的行李箱,醒目的体积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原来这里面装下的是范正安在各地展演时的“临时舞台”和各种道具。舞台和道具都是范正安亲手制作的,“有时候行李托运中损坏了某个舞台、道具,我可以自己修好,不耽误演出。”
  “活到老,学到老。”是范正安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制作舞台,范正安甚至学会了电焊技能。近些年,范正安到许多国家展演,将山东的非遗带到了多个国家。每次出国演出,范正安都想着学点东西,增加点创新的元素。比如,制作一些有当地特点的皮影,拉近与当地观众的距离。去年,范正安在南非的展演中就现场制作了狮鹫、长颈鹿等有当地特点的皮影,现场编排了一段小的皮影故事,让南非观众大为赞叹。
  “Shi Gandang go to mountain……”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70多岁的老人还能表演英文版的《泰山石敢当》。2015年,范正安到美国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在出发前的一个月,他打算用英语进行表演,这对于一个毫无英语基础的老人来说难度太大,老伴和孩子都劝他放弃。可范正安那股子学习的劲头又上来了,他让正在读大学的外孙女给他翻译了《泰山石敢当》的一个片段,并且用汉字标注好。范正安就照着汉字的标注去练,一遍不行再来一遍,甚至晚上说梦话都说的是“洋文”。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月“着魔”的训练,范正安终于将英文版皮影戏牢记于心,在美国的演出也是一炮走红。美国观众没想到这样一位中国老艺人会说英语,并且以“动画之祖”的皮影戏向他们讲述中国民间故事。
  在泰山传唱了400多年的泰山皮影戏,这些年也遇到了传承和发展的难题。“学皮影的少了,能把皮影当事业的人更少。”范正安对泰山皮影的传承也是操心不少。2008年,范正安和儿子联合成立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从泰山皮影系列工艺品、旅游商品等非遗衍生品开始做起,逐渐发展成有100多人的团队。目前,泰山皮影研究院已经成立电子商务、影视制作等多家公司,从事泰山皮影戏的艺术创作、衍生品研制、泰山皮影戏的演出、电子商务、影视制作和餐饮开发等工作。
  “我想,泰山皮影的传承也要跟上时代。让泰山皮影有发展的动力,就得让它跟文化产业结合起来。自己造血,才能养活自己发展自己。”范正安说。在范正安眼中,泰山皮影在将来有一个大的“文化梦”:成立皮影电子商务公司开发移动应用,成立皮影影视制作公司制作皮影动漫节目,成立皮影餐饮公司打造“皮影范”主题餐厅……“虽然是小剧种,但要把它做成大产业。不光要让泰山皮影演下去,还要让它融入到生活中,这样才能传下去。”范正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