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昌邑

如何突破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昌邑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

突出高端高效 推动提质转型

2017-06-16 作者: 都镇强 宋学宝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都镇强 宋学宝

  “我们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成立纯碱工业节能减排工程实验室,依托现有生产设备,采用新的生产工艺,使生产能耗大幅降低,生产过程蒸汽消耗减少20%以上,生产成本每吨降低200至300元。”6月9日,在昌邑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山东海天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元德告诉记者,作为一家较早落户开发区的化工企业,正在抓紧新旧动能转换,目前,正在规划浓缩海水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将有效控制浓缩海水中的镁浓度,建成后可有效减少系统盐耗,降低纯碱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昌邑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诸如海天生物化工这样主动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的企业很多。在昌邑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下营镇镇长刘旭升看来,这是开发区着眼滨海实际,聚力招商引资,狠抓腾笼换鸟,突出高端高效,推动提质转型的结果。截至目前,仅在下营镇就落户项目113个,总投资432.57亿元。其中投产、试生产项目59个,投资190.5亿元;在建30个,投资132.3亿元,拟建9个,投资51.15亿元;其中,今年新引进项目10个,投资37.4亿元,在谈项目12个。
  为了突破发展,昌邑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聘请专业机构重新修订了空间功能布局规划和主导产业规划,并委托专业咨询机构对主导产业规划进行了专业诊断,明确各园区的产业定位及发展方向。“围绕‘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坚持专业园区干专业事,放大园区集聚效应,推动滨海产业链条式组合、园区化布局、集群化发展。下营工业园重点培强以盐及盐化工、天然气低碳、石油化工、新型医药、新能源等特色产业园,打造省内重要重化工业承载区;潍坊滨海产业园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刘旭升说。
  传统主导产业全产业链科技化升级和绿色化转型,已经成为昌邑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众多企业的选择。比如,辖区内新澳、北澳和鑫冠等染料中间体生产企业向高科技成品染料转化,目前新型、环保、高端染料年加工能力已达到6万吨;汉兴、奥通等医药中间体企业向原料药、成品药转化,推进园区企业产品链向高端延伸。同时,他们还主动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如今,总投资29亿元的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形成了以城矿环保产业园为代表的垃圾资源化利用、以东江环保为代表的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等多领域协同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环保产业城市;总投资11.3亿元的渔光互补光伏电项目已并网发电、投资6.4亿元的华能风力发电和投资10亿元的华电风力发电均已并网发电。
  潍坊奥通药业有限公司原是昌邑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的一家“僵尸企业”,在昌邑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引资下,去年被上市企业江西富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建设抗病毒类药物项目。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土建施工。建成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8000万元。据项目负责人介绍,企业收购后可充分利用奥通现有的生产资质、生产场地、生产设备、人力资源、销售渠道等,快速增加公司产品产能,并有助于公司及时把握市场需求,快速实现新产品的规划、落地和生产,为完善公司产业链布局节约时间。
  “我们建立了项目信息库、土地资源信息库,狠抓‘僵尸企业’‘僵尸地块’的摸排清理,前期促成15家企业并购重组,盘活土地1700多亩。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专门成立工作小组,继续排查9家长期圈而不建、占多建少、土地大量闲置的项目,预计可腾出土地2100亩。”刘旭升说,盘活“僵尸企业”有助于新旧动能的转换。
  此外,昌邑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成功引进中科院海洋所,合作组建昌邑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持续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滨海化工新材料企业孵化中心引进20家科技型初创企业进驻孵化,建成昌邑市沿海精细化工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为园区企业提供科研、投资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