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公共文化

国学专家尼山书院畅谈“知行合一”

学“阳明学”感悟不忘初心

2017-06-16 作者: 于国鹏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于国鹏
  
  王阳明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他成己成物的基本指南。针对知与行分离,以知代行的习见,王阳明倡言知行合一,对知的内涵与性质重新给予界定,使之与行相贯通并互涵合一,既为阳明心学的存在论哲学构筑了具体路径,又使阳明心学充满了鲜明的实践本位特征。
  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厅主办,山东省图书馆承办的尼山书院阳明学公开课,日前举办第四讲,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国学院院长何俊应邀以《知行合一的内涵与意义》为题,与听众分享王阳明心学核心思想之一“知行合一”的内涵与意义。何俊说:“通过学阳明学,最重要的还是要觉醒自己,要让自己的心得到醒悟,用我们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就是要不忘初心。”他表示,今天学阳明学,最重要的就是确立、建立人的主体性,建立人的内心世界的那种坚强、自觉、认知,然后用这样的力量去行善事、致良知,做一个对自己、对社会、对世界有益的人。
知行合一的生命本体
  何俊说,“知”与“行”的问题,在儒家思想中受到特别重视。
  在儒家的思想脉络中,强调人的主体性时,儒家使用的概念是强调“心”,孟子有句很有名的话叫作“心之官则思”,意思是心这个器官是用来思考的。“我们可以这么说,孟子的这个思想开辟了中国思想、中国文化当中注重精神层面的一个传统。”
  王阳明的思想是跟孟子的思想一脉相承的。王阳明是明代中叶人,他的思想在历史上被称之为“心学”,这也能够显示出,王阳明思想与孟子思想的联系。何俊认为,王阳明的思想正是承接孟子思想展开的。
  王阳明思想的整个系统是由心外无物、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三个部分构成。何俊认为,王阳明所强调的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就是讲的心本体。“在这个基础上,他进一步阐述知行合一的思想,完全纠正了之前把知与行分割、区别的做法,提出了知行本为一体,相互融摄、包含、连贯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把知与行由简单的人的行为的两个部分合一以后,还将它上升到一个本体的概念。这是阳明思想非常重要的贡献,使得儒家的生命哲学在心的层面上有了展开。”当然,王阳明晚年,又进一步把思想凝聚在“致良知”中,使得知行合一的生命本体理论又有了新内容。
  王阳明思想一经提出就产生了广泛影响,不仅在士大夫、官员阶层,在社会中下层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何俊评价说:“王阳明的思想在民间广泛传播,对于整个明代思想的建设,对社会的民智开发,对于后来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他说,中国的现代化从晚清开始逐渐走上的是一条全盘西化的道路,是以反传统作为它的一个前提的,“因为有一种认知,认为我们的传统是中国未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原因。”这种认识显然有误区和偏颇。
  当前,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责任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为全球文明的发展提供自己的思考,承担自己的责任。“这一过程中,怎样从中华五千年文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是非常重要的。阳明心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很多内容值得研究、学习、借鉴,价值弥足珍贵。”
阳明思想是“因病下药”
  何俊认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对文化与社会弊端的“因病下药”。
  所谓知易行难,知与行的问题,自古以来就被进行着多方面的探讨。二者的关系,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哲学问题,但在日常生活中,又可以非常清楚地体会到。何俊说:“有时候,很多事情,我们自己感觉很明白,实际上却又不一定能做到,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知与行,回溯起来,很早就有丰富论述。在孔子思想中,“知”已经被放到很高的位置。孔子的哲学以仁学为标志,在对仁的品格完整表述中,“知”是第一位的,知才能够仁,有了知和仁才能够谈上勇。不过,孔子又同时强调了行的重要性,“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谈知与行,似各有侧重,但并不矛盾,这需要从谈话的不同语境去具体理解。
  宋代大儒朱熹创造性地继承了孔子以来的儒家文化,强调格物穷理,格物致知,把知提到非常重要的高度,从而在中国文化重视人文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起理性传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朱熹的思想获得更大范围的传播。何俊认为,中国文化经过朱熹创造性的转换,开出了一个大的局面,“相当于黄河水经过了河套以后就走向了一个比较宽阔的一个河面,然后奔流向海。”
  值得注意的是,朱熹强调读书和做学问,是为了在这一过程中,训练、培养、确立理性的精神,希望通过理性的支配,人能成长为优秀的人,就是圣贤。但是,这种思想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天下的读书人,却是拿读书、做学问当成了名利的敲门砖,去用来猎取功名利禄,去追求荣华富贵。
  何俊认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这样的世弊,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所以他是因病下药。王阳明的思想针对的是朱子学的弊端,这个弊端并不是朱子学本身的弊端,而是朱子学的社会化运用当中所带来的问题。”
  何俊说,这也给当前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如今,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莫名其妙的东西,甚至有些是有悖时代的东西,解决之道中也需要“知行合一”的智慧。
知行要有生命的感受
  何俊解释说,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基本内涵,首先是知行一体,第二是要真知真行,第三是知行在功夫层面上,要有生命的践行,也就是要落实在功夫上的,而非只是流于语言上的,流于表达上的。
  知行一体,通俗而言,就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何俊举例说,一个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不会紧张,但一旦到了不熟悉的环境中就会有紧张感,如果是一个完全陌生又沟通困难的地方,就会更加紧张。事实上,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大家可能会提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熟悉情况,“这种行动中就包含着自己的‘知’,形成‘知’的过程,也是一个了解情况的‘行’的过程。”
  对于阳明真知真行以及知行在功夫层面上的内涵,何俊解释说,我们从外部获得的知识,非常零散,是碎片化的,需要经过整合,把这些知识、个人的理解、个人的实践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认知,即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才能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他举例,电视上的综艺节目,参赛选手上台展示唱歌的才艺,经常听到专家点评,嗓子很好,声音很好,演唱技巧没问题,但是歌曲的精神内涵表达不出来。“问题出在哪里呢?就是感情没投入,缺乏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何俊认为,王阳明除了重新阐释了“知”和“行”的内涵外,还把知行上升为人的生命本体地位,并赋予其“致良知”的内容,同时重新构筑确立了儒家修身传统中的“力行”传统。“所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无论从他个人思想角度,还是从更广阔的范围看,都具有重要意义。”
  何俊说:“今天,学习阳明学,重要的是醒悟自心,不忘初心,由此凝聚精神,确立思想,行善事,致良知,做一个对自己、对社会、对世界都有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