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公共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进取与创新

2017-06-0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于苇杭
  
  中国文化独具魅力,义旨博大精深。近一段时间,央视陆续推出的《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栏目,又接连掀起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这些节目或栏目之所以能引发强烈共鸣,正在于用一种新的样式梳理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妙之处,挖掘与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又赋予了其新的内涵与时代表达,让人在一种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与美学精神。这些内容也正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要点所在。
  首先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进取精神。历史上,曾有诸子峰起,百家争鸣,文人墨客各显神通,即使一些隐士、高僧,身在山林,也留下灿若星辰的诗、词、曲、文。纵观这些诗文,有高蹈尘世的超脱,也有经世致用的责任。儒释道思想或独自阐释,或相互渗透融通,最终形成特色鲜明的社会理想与个人追求这些思想往往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同时存在而不悖,又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对一个人而言,深刻领会这些思想,调适自己的行为,则既能关注现实,积极进取,又能知止知退,不堕消极。虽身在江湖,寄情山水,仍然心存魏阙,兼济天下,这正是传统文化中文人的情怀和使命感。陶渊明率然离开官场,归隐田园,自称“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日日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生活,令人羡慕,其实最打动人心的,正是他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描写和融入。杜甫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磅礴之作,也有“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这样情感深挚之词,思想深处正是“诗圣”悲悯百姓痛心家国的博大情怀。即如南唐后主李煜,在梦中尚“还似旧时游上苑”,醒后却只能望着不堪回首的故国,悲凉更添几分。但是,不论是功成名就,还是寄情山水,无不有一种旷达的心境。人情的酸甜苦辣,世事的悲欢离合,已经能够让人感念,再加以逆境中的进取,窘迫中的旷达,那更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美,都有令人景仰的伟大。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牺牲奉献精神,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义之一。岁月不居,世事变迁。一代代人焚膏继晷,读前人书,兴自己志,文化便在这一过程中鲜活起来。学习与效仿前人,提高自己的学识与修养,并不断思考,学会感悟人生,理解这个世界。这些感悟和理解被用文字或者其他形式记录下来,又被后来人所学习与参悟。孔子讲求“述而不作”,致力于阐述与发扬先贤之道。孔子定《春秋》,奥义精微,有“一字褒贬”之誉。除此之外,孔子对于“道”的一些理解和观点,又被弟子们记录下来,形成《论语》。这些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经典之作,也可以看作是中华文明与文化的传承之作,深刻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也深刻塑造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形态。再如屈原和他的《离骚》,其忠贞之情,跃然于纸上。鲁迅评价说,《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对后世文学之影响,乃甚或在三百篇之上。就如诗骚而言,著述者有“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剖白心志之意,其著述本身也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文化便在这代代的传承中生生不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后学而言,若能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并能身体力行,遇困难而能坚守,得机会而能有所创造,无疑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传承。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还必须坚持传统文化中的这种创新精神。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所以我们不仅要致力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还要努力促成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像前边提到的《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栏目和节目,目的正在于此,这些节目和栏目取得的好效果,甚至超出了预期。以此为媒介,越来越多的人的注意力,转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上来,越来越多的人在欣赏这些节目的同时,被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守护与传承中华民族瑰宝的队伍中来。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读书,日常聊天中,那些典籍中的诗词佳句被引用,正是看似不经意间,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被赋予时代新意,不断向前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