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国内

◆聚焦费县“3+4”农村治理保障体系

健全创新担当的战斗堡垒

2017-06-0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王洪涛 刘涛
  
  农业稳则天下兴。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费县坚持民生导向、问题导向,从解决影响农村发展稳定的根本性、顽固性问题入手,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探索实施了“3+4”农村治理保障体系:即建立起农村基层班子建设长效机制,农村财务有效监管机制,农村基层社会矛盾有效调处化解机制三项基层治理机制,以及农村基层班子运转保障线,农村特困群众救助保障线,农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保障线和村级群众事务代办保障线等4条保障线。从而推动了农村社会治理向精细化、制度化、系统化转变,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大背景下的全国农村社会治理,探索出一条可供广泛学习借鉴的费县模式。从本期起,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逐条解读。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部。”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尤其是有一个好的支部书记,正是搞好农村各项事业的关键。实践证明,哪里的党支部坚强有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进步就快,反之,各项工作就可能处于被动落后状态。
  作为农业大县,费县总人口88万,其中农村人口占72%。农村问题成为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为找准症结,2014年,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费县开展了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村村到、全覆盖”大调研活动,33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对全县421个行政村居(社区)进行了逐村调研,共征求各类意见建议4772条,梳理群众反映迫切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1316个,排查出后进村班子68个。村级班子建设难成为制约发展的症结之一,表现在后进班子“整治难”、先进班子“保持难”、村干部“人选难”、合并村“融合难”、党员作用“发挥难”5个方面。
  以建立农村基层班子建设长效机制为目标,费县坚持对症下药,紧紧抓住村级班子建设这个核心,明确了村级班子建设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素质过硬的党员队伍、有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有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有丰富实用的服务载体、有持续稳定的经济保障、有系统规范的帮扶机制、有科学实际的发展路子的“八有”目标,制订了“三年攻坚”计划,坚持一年一个主题,层层推进、逐项攻克。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让农村每个班子都正常运转是费县走出的第一步。2014年,按照“一类班子常青创业,二类班子达标升级,三类班子动态整治”的工作思路,对村级班子实施分类施治、动态管理,特别是集中整顿后进班子。对一类班子,在全县选取30名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作为示范群体重点培养,示范带动;乡镇(街道)为每个二类村安排一名班子成员联系帮扶;对后进班子动态排查、建档立卡,实行入销号管理制度。第二步,2015年,费县实施抓班子融合强筋壮骨、抓队伍整训强基固本、抓制度落实促规范运行、抓保障投入提高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群众满意度的“四抓两提升”工程,实行组织生活、决策、执行、财务、服务“五个统一”,推动规模调整村深度融合;通过“四支队伍”持证上岗,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每月一次党员大会、村干部周例会和党建指导员制度,促进村级事务规范运行。“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是费县建立农村基层班子建设长效机制的第三步,2016年,按照这一要求,费县实行农村党员干部全员亮诺兑诺、全员履职纪实、全员量化考核,建立履职纪实网络化平台,年初村党组织书记代表班子、村干部和全体党员分别公开“亮诺”,七一前“践诺”述职,年底“兑诺”述职和党员民主评议,将所有党员干部都纳入考核纪实和群众监督视野,实现全覆盖、无缝隙网格化管理。做到“四个保证”:即保证每个村班子运行情况随时掌握,保证村班子有困难、有问题随时解决,保证运转不畅的班子随时调整,保证每个班子都能正常健康运行。目前,68个后进村班子已全部完成整治;全县支部村委按期换届100%,正常运行率100%。
  费城街道景山村是由毛草湾、红山湾二合一行政村。2014年以前,该村党支部书记缺职达2年多,村内3年没发展党员,决策不民主、运转不规范,集体收入仅7000余元。“3+4”农村治理保障体系实施3年来,该村突出动态整顿、达标升级、常青创业,新选出了党支部书记,使该村班子领导核心作用得到明显提升,一跃发展成为今天班子运转顺畅、村级账务规范、生活环境优美、群众心齐劲足、年集体收入达10.98万元的先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