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衍生品更需创意创新

2017-05-1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孙先凯

  近年来,在文化展会、文化场馆中,版画、衣物、杯具、丝巾等各种艺术衍生品随处可见。作为包含一定艺术附加值的衍生品,也存在着受众少、价格高、创意缺乏等“叫好不叫座”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让艺术衍生品走向大众,走进大众生活还需多方面努力。
  朝珠耳机、萌萌哒手机座、如朕亲临行李牌……这些故宫文创产品着实火了一把,并且达到了一年10亿元的销售规模。这是艺术衍生品的魅力,也是故宫这一品牌的魅力。目前,很多地方的博物馆都在以故宫为榜样学习开发艺术衍生品,故宫有“皇帝亲亲之宝”的手机座,其他博物馆就有镇馆神兽、戏曲人物的手机座。“你做手机座我也做手机座”,艺术衍生品虽然看起来不一样,但创意的本质上却有雷同之嫌。
  艺术衍生品是以艺术作品为基础的二次开发,其附加值来源于艺术品。而艺术品的价值则各有不同,其开发出来的衍生品也应特色鲜明。在笔者看来,让艺术衍生品为大众所接受,首先需要塑造衍生品自身鲜明的品牌影响力。学习故宫搞衍生品开发,需要学习的是其守着IP富矿进行开发、打响故宫品牌的方式,而不是简单学习故宫所开发的产品。打响自身艺术衍生品的品牌,才能激起消费者购买的欲望。
  在文化展会、文化场馆中常见的艺术衍生品,在平时想买一件并不容易。想要让艺术衍生品面向大众,在笔者看来,不能局限于一定的艺术空间、针对特定的艺术爱好者,需要拓展艺术衍生品的销售渠道。目前,文化与休闲消费,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趋势明显。人群聚集的休闲购物场所、旅游集散地,都是很好的艺术衍生品展示和销售的渠道。除此之外,网络电商渠道也不能忽视。
  一件艺术衍生品几十元、几百元甚至更贵,也有几元、几十元的山寨艺术品衍生品,在笔者看来其价格的区别本源自于艺术价值,但也是品牌效应、版权保护的问题。开发者在打造艺术衍生品品牌的同时,也需要有可执行的政策法规保障其权益。让艺术衍生品走向大众,需要供给高品质的产品,也需要保护开发者的创作热情。打造健康有序的艺术衍生品生产、销售环境,才是艺术品市场发展、向大众普及的有效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