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非遗在校园“扎根开花”

2017-05-19 作者: 孙先凯 报道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孙先凯 报道
  本报济南讯 丝绸扎染、蓝印花布、面塑手工……5月14日,“接棒——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校本课程暨美术教育‘高参小’成果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幕,这些来自全国各地15所中小学生之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品精彩亮相。
  本次展览呈现从全国“非遗”校本课程精选出来的部分教学成果,不仅展现“非遗”转化为校本课程的成果——囊括了校本课程的教材、学生的习作、非遗项目的新闻报道,文献手稿、笔记,图片样式,原样范本;而且还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校本课程转化的过程,力图全面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过程中非遗项目的材料、工艺、图案、拆解流程等。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认为“非遗”课程正是基于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任务,进入中小学课堂的。高洪说:“一方面可以通过课程‘接棒’,使得‘非遗’得以传承,另一方面,又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资源的现代转换,培养青少年的审美创造能力。”
  在潍坊市寒亭区外国语小学的展示区域,摆满了小巧玲珑的风筝和精心制作的年画。潍坊市寒亭区外国语小学校长肖秀梅告诉记者,自2011年起,杨家埠风筝和年画开始进入该小学的课堂。学校成立了研究团队,与风筝传承人面对面交流,走进杨家埠年画制作工坊学习,形成了《杨家埠文化》和《杨家埠的年画与风筝》等校本教材。“学生们也组织了风筝、年画技艺社团,我们也定期邀请杨洛书等非遗传承人到学校进行指导,非遗课程已经开始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了解并热爱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肖秀梅说。
  今年年初,济南、德州、聊城等地纷纷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越来越多的非遗保护机构也开始重视与学校的联合,通过邀请传承人现场展示、让孩子们参与互动,甚至编写教材等方式,推动非遗在校园“扎根开花”。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认为,本次展览展示的丰硕成果充分证明了课程的“接棒”,使得非遗得以顺利传承,并通过非遗资源的现代转换,培养了青少年的审美创造能力,建立了非遗现代传承新形式的契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深层次地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语境中进行的体验、传承、转换与创新。
  展览开幕后,知名专家和来自全国15所中小学的非遗项目进校园相关负责人对展览进行了学术研讨。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认为,非遗如何转换为课程还需要进一步体系化、系统化,因为每个非遗项目和学校都各有特点,还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在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钱初喜看来,非遗项目成为校本教材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和方法上,非遗传承需要创新,进入校园同样也是需要进行创新。专家一致认为本次展览将在项目成果展示的基础上,更加重视青少年对材料与创作过程的认知,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创新,把非遗从碎片化和个人化的体验转化成课程体系化和系统化的理论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