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公共文化

到美术馆感受艺术之大美流韵

2017-05-1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黄映 于国鹏 报道
  本报济南讯 由福建省美术家协会、江苏省油画学会、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主办的“大美别裁:流韵·伦彝·东华——钱流、王新伦、张继东绘画作品展”,5月7日至6月16日在山东美术馆举行。三位艺术家还分别挑选出自己的艺术精品捐赠给山东美术馆收藏。
  钱流、王新伦、张继东三人均为安徽籍著名艺术家,在生活中有着共同的学习或工作经历,在艺术上有着各具特色的审美旨趣。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杨参军评价说,不久前,看到了钱流近段时间的肖像画,充满画面的是毫无遮掩的大紫大绿,活脱脱的一种民间色彩,造型也比早年更加单纯和装饰。“开始时尚觉不解,但看了他大量戏曲人物肖像后,才逐渐地理解了这些年他苦心追求的方向,即更加自觉地在自己的语言中揉进对民族传统因素的理解和吸收。”
  对于张继东的创作,杨参军表示,他1997年开始选择了中国戏曲题材作为创作的主题,一画就是十几年。油画表现中国戏曲主题是具有挑战性的,如何出新,如何从以前的语言之中脱颖而出,是首先遇到的问题;其二,戏曲人物本身带有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性,如何用油画语言来描绘这“符号”,也有相当的挑战性。“继东的绘画强调写意性,这种‘写意性’直接来自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它和中国戏曲的精神互通。写意的语言巧妙地回避了西方油画对具体时空和明暗体积的刻画,使人物关系处在一种由线条和色彩组成的抽象空间之中,给予作者更多的自由挥洒的余地,也使得画面结构更具张力,并使其绘画具有鲜明的本土特征和个人面貌。”
  《文艺报》理论部主任熊元义在评价王新伦的创作时说:“在人物选择上,王新伦以刻画中国当代社会底层民众甚至少数民族群众为主。这些社会底层芸芸众生虽然肩负生活的沉重负担,但较少保守懦弱这些痼疾,大多性格率直单纯,形象强悍生动。在表现方法上,王新伦追求单纯明朗,放弃繁复变化,以粗犷的线条增强画面的厚重感和苍润效果。王新伦还大胆吸收西方油画的一些表现方法,强化一些中国画线条的表现力,增强造型的塑造力。这就是说,王新伦找到了一些属于自己的表现手法。”
  在向山东美术馆捐赠作品时,王新伦捐赠了《朝圣途中》和《青苹果》两幅国画作品,前者具备浓郁的民族风情,后者则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钱流捐赠的《西厢遗韵二》、张继东捐赠的《西厢记》,都是油画作品,同样的西厢故事选题,也都是两位艺术家擅长的戏曲人物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