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综合

善打硬仗的能人创新创效的达人职工眼中的好人

张国厂:我就是个扎身煤海的普通人

2017-05-10 作者: 马景阳 刘磊 来源: 大众日报
  十几年来,张国厂在工作岗位上总是一副“铁面孔”,做事一丝不苟。
  □ 本报记者 马景阳 刘磊
   本报通讯员 马 剑

  “张队,井下4332工作面运输机出现故障,面上无法正常生产。”“你们先检查故障,我马上赶到现场……”4月24日23时,准备就寝的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厂煤矿综采分区区长张国厂接到了值班人员的电话,他二话没说,立即从宿舍来到更衣室,准备下井查看情况。工作十几年来,张国厂做事一直是雷厉风行,不在现场指挥生产,就在赶往现场的路上。在大家眼中,他是善打硬仗的能人,是创新创效的达人,还是职工眼中的好人。可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
善打硬仗的“能人”
  从一名普通工人到现在承担矿井主采任务的综采分区“当家人”,1971年出生的张国厂虽没有高学历,也没镀过金,但绝对是同事们眼中的“能人”。
  2015年9月,张国厂任综采分区区长,上任伊始就遇到一块“硬骨头”。3336工作面是许厂煤矿首次开采的大坡度俯采工作面,俯采度数平均22度,最大俯采度数32度。在回采工艺、顶板支护、设备管理、煤炭运输等方面,以往的工作经验大都“失效”。
  那段时间,张国厂带领区队班子井下分析现场,井上制订措施,大胆采用添加空刀辅助装煤工艺、改造煤机面前梨形滑靴、进退同步式拉移支架等一系列方法,仅用3个月就提前完成了回采任务,为大坡度俯采积累了宝贵经验。
  敢打硬仗的背后,除了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业务素质,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断的学习。一本被翻阅得脱页的《岗位及流程达标检查处罚标准》是张国厂下井的必备物品。在张国厂的“一亩三分地”上,职工如果不按标准施工,不仅要接受严厉批评、班前检讨,还要面对内部市场的层层考核兑现。他在班前会上经常说,保持对规章制度的敬畏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张国厂还有一副“铁身板”。去年10月份,3303工作面轨顺端头过断层,他每天在现场跟班盯靠达10小时。一天,他跟班刚升井,换下的工作服还没来得及烘干,就听值班人员汇报现场顶板局部冒落,推进困难。他二话没说,借了一套工作服就下了井。翻看张国厂的下井记录,现场盯靠十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创新创效的“达人”
  创新是矿井持续发展的动力,针对煤矿井下工作施工环节多、危险系数高、劳动强度大的特点,张国厂将创新列为分区的重点工作之一,自己更是带头创新。
  综采分区目前施工的3336工作面,采用大坡度皮带运输,皮带满载时受力很大,一旦发生断带、断扣事故,随之可能发生跑带,对生产影响很大。几年前,一个工作面曾发生过一起断扣跑带事故,影响生产时间达十几个小时。进入3336工作面后,张国厂吸取上次事故教训,自定课题,刻苦攻关,终于在正式生产前设计制作出一套大坡度皮带防跑装置,为大坡度皮带运输安装了一道“安全锁”。
  近两年以来,张国厂主持设计或参与设计创新项目达32个,创效220余万元,是个名副其实的创新“达人”。
职工眼中的“好人”
  张国厂在现场工作中有副“铁面孔”,在日常生活中又有副“热心肠”。送料工老刘,2012年因工膝盖受伤,复工后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张国厂专门安排他从事劳动强度较低的清扫工作。去年1月份,老刘的女儿又因车祸高中休学,先后花费治疗费用6万余元,后续费用每月近2000元,接连的不幸使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困难。了解情况后,张国厂率先捐出2000元,还组织区队干部职工为老刘捐了款。其间,他还多次利用集中休时间到老刘家慰问,使老刘重新振作起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职工问题无小事,为了更多地倾听职工意见,张国厂经常到职工宿舍、餐厅,和大家拉家常、听建议,还在学习室设立了“意见箱”,鼓励职工提意见。一次职工反映,现用的滤纸式防尘口罩,过滤纸不能重复使用,而且防尘不彻底。得知这一情况后,张国厂积极向分管领导反映情况,矿上更换了新的滤盒式防尘口罩,不仅可以反复水洗利用,防尘效果也比较好,受到了职工的好评。
  付出终有回报,来矿山工作至今,张国厂先后获得矿“先进个人”“劳动模范”集团公司“先进个人”及山东能源“优秀班组长”“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