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财经

品牌经营全面转向流量为王口碑为王内容为王——

青岛迎来品牌爆发新时代

2017-05-10 作者: 张晓帆 宋弢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晓帆 宋弢

孵化器带动创业潮
  “牌子不响,门头装修也不行。”5月4日,来自即墨的王林告诉记者,毕业3年来,他一直在即墨服装市场做普通的餐饮外卖,生意一直不愠不火。
  5月2日,中国品牌日获得批复,自2017年起,每年5月10日被设立为“中国品牌日”。5月4日,国内品牌大咖齐聚青岛,纵论品牌变迁格局,展望未来品牌形势和意义。
  活动现场,王林对远见集团搭建的“多品牌集群+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很感兴趣,创业往往面临融资难、找不到合适平台等难题,而在这儿,有近百个美食、美业、便利店品牌可供选择,涵盖了从市场品牌端到产业供应端的支持。
  远见集团董事长牟伟说,联盟重点做好平台资源整合文章,搭建多品牌孵化创业园,提供从产品的研发、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全程的冷链物流配送、商业设备设施提供、设计及营建、项目投融资等一站式服务。
  “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在市场上表现为品牌和品牌之间的竞争,一个没有品牌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牟伟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营销的方式发生了颠覆式的变化,品牌经营从过去的广告为王、渠道为王、规模为王到了今天的流量为王、口碑为王、内容为王。塑造品牌必须建立互联网思维,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创造品牌,甚至和消费者一起来创造品牌。
  青岛市现代服务业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青岛市委党校教授刘文俭说,越来越多的孵化器带动了创业潮。在海尔的海创会模式、红领酷特C2M柔性生产链模式、生活性服务业全供应链品牌众创的易创联盟模式等模式推动下,青岛目前的品牌创业百花齐放,有望迎来品牌爆发的新时代。
动能改造要重视品牌
  刘文俭说,当前传统动能正面临改造升级的迫切任务,要推动传统动能、尤其是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用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的蓬勃力量,推动传统产业、尤其是实体经济更好适应经济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品牌的作用要持续凸显。
  早在1984年,青岛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品牌经济”战略。随着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等骨干品牌产品和企业的涌现,10多年前人们就将青岛品牌集聚状况称为“青岛现象”。
  青岛在荣获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后,已逐渐打造出“创造、守信、品质、卓越”的城市质量精神,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名牌产品生产基地,树立了“优质产品、青岛制造”的品牌形象。
  如今,中车四方、特锐德、酷特、明月海藻、软控——新“金花”迅速崛起,一幕幕转型升级的大戏、好戏在岛城各个产业上演。企业主动适应新常态,利用新一轮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进行品牌塑造和布局优化;与此同时,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品牌之都”注入了新活力、新动能。
向“青岛创造”转变
  双星轮胎产品远销广东、四川和东北等地,短短几年已发展成为中国轮胎十大民族品牌之一。双星延伸品牌价值链,已扩张至鞋业、轮胎、服装、机械等八大行业。
  从品牌产品到品牌企业,再到品牌产业,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青岛走出一条以品牌为载体推进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发展之路。
  下一步,青岛将明确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拓展智能、健康等新兴消费品供给,推动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并将继续加大对品牌建设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深入开展政府质量品牌工作考核。力争到2020年,青岛实现“全市品牌数量持续增加、品牌竞争力明显提升、品牌经济贡献率明显提高”的三大目标,进一步提升“中国品牌之都”形象。
  对于青岛品牌下一步的建设和发展,刘文俭认为,青岛在标准化建设、品牌营造上有着传统优势,应继续加大标准化工作的改革力度,加强品牌质量的扶持力度,建立统一的品牌建设推广平台,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青岛标准体系,才能真正让更多的“青岛标准”、“青岛品牌”走出去。
  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副院长常继生说,就打造品牌城市来说,品牌之都要求不仅要打造产品品牌,也要打造服务品牌、政务品牌,也就是说,整个城市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程序、每一个部门都要打造品牌,只有营造出这样一个大环境,才能使青岛真正实现由“青岛制造”向“青岛创造”转变,才能真正打造出一大批的世界大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