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区域

选优培强“领头雁”脱贫致富并不难

肥城用活农村中的“关键少数”

2017-05-05 作者: 刘涛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刘 涛
    本报通讯员 宋 杰 张 奇


  “如今村民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冯书记算是立了‘头功’。”5月2日,在肥城市石横镇红庙村,村民张金营对记者说,去年,他看大棚的效益不错,就把2亩地流转给了公司,现在夫妻俩都在棚里打工,一年收入3万多元,再也不用转悠着找活干了。
  老张所说的冯书记,就是村党支部书记冯立银。红庙村是典型的平原村,一没工厂,二不邻矿,集体经济很薄弱。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曾一度让老冯很“头疼”。
  “以前,村民都外出打工,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老冯告诉记者,为了增加村民收入,去年他牵头成立了山东万泰蔬菜有限公司,利用村里丰富的土地资源,采取“公司+支部+农户+基地”的模式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引导村民入园打工,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致富奔康”新路子。
  据了解,该村万隆蔬菜基地总占地1000亩,计划投资1.02亿元。目前,已发展高标准大拱棚300亩150个,新发展冬暖式大棚100亩19个,年亩产收入15万元。
  肥城市委书记常绪扩说:“支部书记是党的基石,是基层党组织的班长。我们紧抓支部书记和基层支部两个‘关键因素’,选优培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不断推进农村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整体提升农村党建水平。”
  抓住“关键少数”,抓实基层党支部。近年来,肥城市每年依托市委党校、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对全市605个村党支部书记分类型进行专题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狠抓村级经济发展“常年不换频道”,理出“领办合作经济组织、兴办工业项目、发展第三产业”等村级经济增收“10条路子”;强化激励督促,开展“同台同行竞赛”“拜师交友”等行动,引导村党支部书记科学选“台”,比学帮促、竞相发展,激发强村富民内生动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月2日,来到肥城市高新区黄叶村,记者看到家家门前柏油路、山上山下绿树成荫、穿村河道清澈见底。“如果不是张吉和当村支书,村里不会发生这么大变化。”老党员杨泽庆告诉记者,以前他们村是个穷山村,现在他们成了市里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有了“领头雁”,致富并不难。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市基本消除了经营性收入8万元以下的村,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57个,占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