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非遗展示更多空间和时间

2017-05-0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孙先凯
  
  剪纸、风筝、木版年画等各类非遗项目琳琅满目,观众饱眼福之余也只能匆匆参观草草了结其介绍。这是近日笔者到某文化馆参观非遗陈列室时所遇到的场景,非遗项目虽然被“展示”出来,但效果如何在笔者心里打了一个问号。
  近年来,各种文化活动、各类文化场馆甚至商场中都活跃着非遗项目的身影,非遗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其中,静态的展示又占了绝大多数。笔者了解到,目前非遗共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游艺、杂技与体育、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十类。其中,适合于静态展示的多集中于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两大可以产生具体非遗产品的门类。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这些门类则需要舞台进行展演,其他的则很难得到恰当的展现。
  如何将非遗展演展示更推进一步,让大众对于非遗项目有全面、深入的了解?笔者认为需要从非遗展示的空间和时间入手。一方面,让非遗项目走出固定的陈列馆到各类空间中进行展示;另一方面,不单单局限于节日、节庆等时间点,举办更多的展示展演活动让大众有更多时间接触到非遗。
  今年3月,上海被誉为“远东第一俱乐部”的历史建筑“大世界”重新对外开放,重开之后的“大世界”将致力于非遗传承展演。将历史建筑与非遗相结合,产生了美妙的反应。据笔者观察,非遗项目逐渐成为许多特色文化创意空间的新宠。甚至,很多商场也开辟非遗展示空间以此为卖点吸引顾客。这些开辟非遗公共空间的新方式,能够打破非遗展示只限于公共文化场馆的限制。有了展示空间,笔者认为还要让空间变“活”。在非遗展示的空间中,要加入展演和互动。让观众既可以看到非遗的实物,也能看到活态的表演,看到非遗制作的过程并能够和非遗传承人沟通交流。
  在传统节日、非遗日等节日、节庆期间的非遗集中展示并不少见,但是突击式的集中宣传缺乏持续性。笔者认为,非遗展示的常态化还需要设计更多贴近生产、生活的活动,打破节日和节庆的限制,让非遗真正“活”在身边。自2015年开始,我省已连续两年在春节期间推出“非遗月”活动。让非遗展演、展示在此期间集中亮相,收获了很好的效果。笔者看来,这种非遗展示活动可以更多一些,让非遗展演在各个时间段都有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