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剧种不能丢了自己的特色

特色是一个剧种的灵魂所在

2017-05-05 作者: 于国鹏 报道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于国鹏 报道
  本报济南讯 作为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更名建院”三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的一部分,4月18日,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在山东新闻大厦召开两夹弦、聊斋俚曲及地方戏曲学术研讨会,来自省市县文化部门、艺术院团、文化科研机构以及山东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专家表示,两夹弦、聊斋俚曲作为流行于我省的地方戏曲剧种,在保护传承中一定不能丢了其自身特色,因为这种特色也是一个地方戏剧种的灵魂所在。对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的保护也是如此。
  这次研讨会,标志着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两夹弦、聊斋俚曲项目正式启动。事实上,相关工作早已展开。省艺术研究院两夹弦保护项目调研组负责人郭学东介绍,2016年12月,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将菏泽市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列为山东省艺术研究创作基地,并启动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两夹弦项目。该项目将延续之前的濒危剧种“三位一体”的保护模式。目前已率先启动两夹弦剧种的理论研究工作和《两夹弦图典》编撰工作。
  聊斋俚曲保护项目调研组负责人安啸梅说,2017年初,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已经正式启动了聊斋俚曲的保护计划,先期在淄川通过实地调研和座谈会的形式,详细了解了聊斋俚曲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播情况,以及剧团现在的创作演出情况,搜集了大量文字音像资料。
  “两夹弦”是流行于鲁西南菏泽地区以及河南东部、安徽省北部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因其伴奏乐器四胡(四弦胡琴)是每两根弦夹着一股马尾拉奏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山东不少地方成立了专业的两夹弦表演团体,先后排演了多部剧目,多次在省级、国家级戏曲展演中荣获大奖。已经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两夹弦,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仅有定陶县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为全国唯一的专业两夹弦剧团。定陶区文体局局长杜玉章介绍,近年来随着各级党委政府戏曲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实施,两夹弦迎来新的机遇,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但作为一个县级剧团,还是深受名家少、青年人才少,以及编导、舞美、化妆等专业人才少的困扰。”
  聊斋俚曲的境遇类似。聊斋俚曲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用淄川方言创作的一种独特的文艺样式,由蒲松龄将自己所写的唱本配合当时流行的俗曲时调创作而成,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聊斋俚曲自诞生以来,以口口相传的方式,长期流行于淄博市淄川区。但世殊时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仅剩12个曲牌19首乐曲,剧团仅有淄川区聊斋俚曲艺术团一家团体,俚曲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去年,俚曲被认定为一个地方剧种。淄川区聊斋俚曲艺术团团长李兰珉介绍,将俚曲与戏曲创新相结合,推出了《王六郎》等俚曲戏,很受群众欢迎。
  为了传承保护好这两个地方戏曲剧种,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在“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项目中,延续“三位一体”模式,开展保护与拯救工作。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张积强介绍,“三位一体”是指三个层面的工作,包括恢复濒危剧种代表性剧目、拍摄反映地方戏曲保护传承工作的大型文化纪录片,以及对地方戏曲濒危剧种的保护与传承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并加以理论化,形成学术成果。
  此前,“三位一体”模式已经成功实践于菏泽大弦子戏和冠县蛤蟆嗡。“菏泽大弦子戏剧种的抢救性恢复”项目,是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更名建院后第一个地方戏曲保护传承项目。作为“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复排了消失四十多年的剧种大弦子戏传统剧目《两架山》。这台剧目去年应邀参加香港“中国戏曲节2016”,引起热烈反响。随后,省艺术研究院又与多个地方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进行地方戏剧的发掘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针对目前启动的两夹弦、聊斋俚曲两个项目,专家们也给予多方面的建议。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安禄兴认为,应该把“样式、脉落、创新”作为核心,“首先是样式,也就是定位,像聊斋俚曲,历史上,不全是戏曲,也不全是现在的样式,那就要在结合上做好定位。以后,还可以再放宽眼界,包容、吸收、借鉴其他艺术样式来发展。”
  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周爱华则表示,一定要规避同质化,注重文化生态异质化的选择,“地方戏剧种是依托地方方言生成的,现在很多地方戏,念白都变成了京白,甚至唱腔也有同质化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