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论丛周刊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念好“三字经”

2017-04-26 作者: 石宪平 来源: 大众日报
  □石宪平

  文化不是塑像,也不是死水,而是活的机体,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在“新”字上做文章,在“引”字上出实招,在“快”字上抢先机。
  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只有不断挖掘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从中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我们才能更好筑牢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
  在弘扬中华美德中孕育文化基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文化以伦理为核心,崇奉“仁爱”道德规范、倡导仁义礼智信、追求修齐治平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这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其中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孕育着向上向善的力量。向上,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道德精神;向善,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厚德载物”“民胞物与”的道德境界。当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理想信念淡漠、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与中华传统美德相背离,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拷问着人们的道德良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必须在传习教化、修身修为中形成基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
  在诵读中华经典中积淀文化底蕴。中华经典是中华文明皇冠上的璀璨明珠,涵养了中华文化不尽不竭的精神源泉。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令世界惊叹不已、令世人为之折服。近几年,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再到“朗读者”“见字如面”,一个个有时代创意又有传统底蕴的综艺节目,如同一股文化清流,触动无数观众对“诗和远方”的美好假想,使尘封许久的中华诗词吸引了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回望乡愁的目光,让我们领略到中国汉字之趣、中华文化之美。
  在挖掘文明精髓中提升文化价值。中华文化在不同时代焕发出不同的光彩,不同时代凝练出不同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所在。精髓需要用心挖掘、潜心研究、专心探寻,挖掘得越深、研究得越精、探寻得越真,越能显示其应有的魅力和价值。从《汉书》中挖掘出的“实事求是”,经过改造确立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从《礼记》中挖掘出的“小康”,经过提炼升华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战略布局;从《周易》中挖掘出的“与时俱进”,经过阐释引申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从《左传》中挖掘出的“和谐”,经过加工凝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等等,这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源泉。
  时代在前进,文化在延续。文化不是塑像,也不是死水,而是活的机体,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用中华文明奠基、中华文化滋养,激发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靠文以载道传承,在“新”字上做文章。当前,一些人主张尊儒学、穿汉服、行跪拜,提倡用儒家思想统领当代人的行为方式;一些人主张写繁体字、用文言文行文,倡导向传统文化“致敬”。这些都是完全把时代发展变化抛之脑后、断章取义的做法,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的复古主义。事物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今社会实践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外部环境,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不能食古不化、刻舟求剑,更不能买椟还珠、借尸还魂。传承中华文明,让传统文化焕发青春活力,就要大力实施中华文化精品工程,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创新表达方式,努力推出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作品。
  重核心价值引领,在“引”字上出实招。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人们思想上精神上的灵魂旗帜。坚定文化自信,应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系统、分层面、有重点地加强教育引导,积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之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坚持落细落小落实,从小事着眼、从细微处入手,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寻求全体社会成员价值认同,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化在心灵里、体现在行为中。要注重深化细化转化,通过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乡规民约等创新,消除低俗、媚俗、庸俗的不良文化影响,向社会传导正确的价值取向,维护主流价值和公序良俗,提振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用信息技术拓展,在“快”字上抢先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海量信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让人们真伪难辨、良莠难分。但互联网具有天然落地、传播快捷、覆盖面广等特点,传承中华文明、捍卫中华文化,同样可以运用网络快速出击,积极占领出发阵地,以防止在信息潮中被淹没、被污染。要积极实施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综合运用报刊、网络等各类载体,融通多媒体资源,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对比较难懂的经典著作,需要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著书立说系统阐释,编纂出版系列文化经典,借助网络及时推出,帮助大家学习理解;对于历史故事、人物传记、民间传说等,需要知名人士拍戏绘画分类表达,制作微视、微电影供大家观赏;对于古典诗词、英雄事迹等,需要专门人员诵读说唱完美抒发,以公众号的方式在微信上推送有声作品。要积极探索“互联网+中华文化”的有效模式,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网上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们应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在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中增强文化自信。
  打造文化交流开放平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中华文明胸襟博大、海纳百川,因兼收并蓄而丰富多彩,因博采众长而经久不衰。中华文明历来注重学习其他文明的成果,西汉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唐玄奘西行取经、明代郑和七下远洋等,中华文明兼取众长、以为己善;中华文明从丝绸到瓷器、茶叶,从医药到烹饪,从哲学到文学,丰富了世界各国民众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惟开放才能汲取其他文明的长处,惟开放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日益开放的当今时代,更需要睁眼看世界,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更离不开同世界多种文明的对话和交流。
  探索文化交流新型模式。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文化交流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国家关系发展的重要途径。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要积极探索文化交流的特点和规律,深入研究中国的现实情况和国际社会的实际需要,抓住国外受众的关注点、兴趣点,选准具有普遍感召力的话题,精心搞好交流筹划。要创新传播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中国话语,增进理解和信任,传播好中国声音。要创新交流方式,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格局,支持社会力量参加,共同讲好中国故事。要创新输送方式,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强化文化产品“卖出去”有时比“送出去”更容易被接受的理念,让优秀影视剧、图书等拳头产品充分占据国际文化市场,彰显中华文化竞争新优势。要创新推介方式,注重传统元素与时尚元素、民族特色与世界潮流相结合,打造中华文化的知名度、美誉度,加强深层次、多样化、重实效的思想情感交流,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综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