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区域聚焦

建设新型休闲农庄和家庭农场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万芳模式

2017-02-16 作者: 杜文景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杜文景

  安丘万芳果蔬休闲观光采摘庄园大棚里,一架架鲜嫩的黄瓜、西红柿,一畦畦有机芹菜,让人垂涎不已。无论是小量采摘的闲散游客,还是打算大批采购的批发客商,都打定一个主意:不管价钱多高都要。
  这个采摘庄园是安丘市众多家庭农场中的一个,也是安丘市通过推动家庭农场和休闲农庄建设,着力提高土地产出,为市场提供放心农产品,实现农产品供给质量提升和农民增收的缩影。
  据了解,该采摘庄园所用的500来亩土地,大部分是该镇郑家沙沟、陆家沙沟、刘家营等3个村的岭皮薄地,传统种植方式产出效益低。多年来一直是种小麦和玉米,但是小麦长不过30厘米,玉米结得又小又瘪。这样的田地,对大多数群众来说,不种不行,种却又是年年算不着账。
  2015年,安丘市将这些“鸡肋”土地,通过土地流转,统一集中起来对外招商,建设新型的休闲农庄和家庭农场。
  目前,经过承租方大规模的土地整理改造,这500多亩地已成为安丘南部的一大有机蔬菜基地。据投资方负责人焦方兴介绍,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计划建设高标准冬暖式大棚200个、春暖式大棚60个。建设有机蔬菜生产区、富硒蔬菜区、采摘体验区、科技育苗区、露天观光区等板块,同步配套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交易市场等服务设施及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截至2016年12月,项目一期已建成冬暖式大棚42个,春暖式大棚11个,种植了黄瓜、西红柿等有机蔬菜,全部采用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市场销售的运作模式,采取园区方自管和将大棚返租给本村群众种植等方式,共同赢利。每个有效种植面积为1.5亩左右的大棚,一年可实现利润10万元。
  同样是500亩土地,以前一直被视为可种可不种的山岭薄地,经过项目方投资改造整理以后,这500亩土地的产出效益提高了十几倍,由山岭薄地变成了一块“宝地”。同时也拉长了土地产出期限,据庄园方现场负责人焦守元介绍,现在这园区内的各个大棚,一年中可以有11个月时间接茬种植各种应时蔬菜。
  据介绍,在万芳采摘庄园建设和生产中,官庄镇陆家沙沟3个村及附近村的相关群众有了多项收入:首先是土地流转收入,每亩按每年900元付给群众,并且每5年增长50元。
  “现在是什么活不用干就能纯挣到900元。”陆家沙沟村村民陈常兴介绍说,村民到庄园打工还能再挣一份工资。
  陆家沙沟村50岁的村民李淑,自己在这山岭上有2亩多地,每年劳作,纯收入不过千元,流转出去以后不用出力就得2000元;他现在在园区里打工,每月工资2400元。像李淑这样的村民,还有与她同村的李常芹、冯金香,以及刘家营的李秀云等人,都是50岁左右的农村妇女,外出打工不好找工作,现在在家门口当上了农场工人。
  新安街道范家庄村焦玉明看到万芳采摘庄园的经营模式,就主动承包了一个大棚,当上了“棚长”。焦玉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庄园方将所建大棚对外承包,并且提供种子、肥水、技术等,个人只是进行必要的管理。他主动承包一个黄瓜大棚后,栽植了8000棵黄瓜,每棵按结黄瓜5公斤、每公斤3元算,一个这样的大棚冬春两季就实现销售收入12万元。除去给庄园方的承包费、雇工费等费用,自己净剩一半多。
  万芳采摘庄园提供的有机蔬菜,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市场销售,并且给每个大棚都设立了“电子身份证”,对产出的蔬菜在进行大宗销售时都建立“二维码”标识,还统一设立了微信公众号,这样就使每棵菜都有了“身份证”,消费者一扫便知真假。“放心农产品,价钱再高,也是受欢迎的。”焦方兴说。
  万芳采摘庄园的运营方式,借鉴了大集体和大包干的优点,又弥补了不足,特别是定向投入、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的责任更到位,技术效益更能在最短时间内体现出来。庄园方借鉴现代管理方法来提高各个大棚的产出质量,如每隔一个月,组织各个大棚的“棚长”和管理人员相互观摩学习,互提意见,共同改进和提高。
  以前这500亩土地,除了耕种的群众按农时到地里耕作以外,一年到头很少有人来。自从统一改造成为观光采摘庄园后,每天来园里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园区方顺势在园内设立了农家饭店,用自产绿色蔬菜招待客人,深受欢迎,旅游性餐饮也成为一项重要收入。还有,园区里的果蔬在对外销售时,电子商务是重要渠道。这样,单纯的种植业又延伸出了旅游业和餐饮业等一系列服务业,各业收入都十分可观。
  目前,在安丘市,像万芳这样的家庭农场或观光采摘园,已经发展成熟的还有“和甫生态休闲农庄”“南王家庄草莓基地”等7家,共占地5000多亩,下一步要建设的还有100多家。万芳采摘庄园也打算再扩建2000亩。
  去年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贯彻国办发〔2015〕93文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6〕54号),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为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手棋’。安丘万芳的经验模式,值得在全省范围总结推广。”省发改委相关处室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