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青岛5区市财政收入过百亿

◆分别是黄岛、崂山、即墨、市北和市南◆成全国第12个“万亿俱乐部”城市

2017-01-22 作者: 肖芳 宋弢 报道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肖芳 宋弢 报道
  本报青岛讯 财政厅日前发布信息,2016年全省共有6个县市区财政收入超过100亿元。除排名第3的济南市历下区外,其余5家均花落青岛,分别是黄岛区、崂山区、即墨市、市北区和市南区。
  这种喜人态势,实与青岛市总体经济实力的显著提升互为表里:据初步统计,2016年青岛全市经济总量增长7.9%左右,将突破万亿元,成为全国第12个跨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与经济总量提升并行的,是发展质量的优化:去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00亿元,增长10.3%,稳居全省首位。由此可见,青岛区市经济的崛起,既是青岛经济“新强态”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个中动力所在。
  从2011年全省县域五强榜单的无一上榜到如今的独领风骚,青岛区市经济的异军突起,首先得益于近年来大力实施的全域统筹战略:2012年,青岛提出“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把县域纳入了与主城区更为紧密衔接的“同城发展时代”,极大地释放出县域发展潜力。其中的点睛之笔,便是在胶州湾东岸、西岸、北岸分别规划建设蓝色硅谷、西海岸新区和红岛经济区三大平台,现已集聚起数条千亿级新型工业产业链,成为青岛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以2014年晋升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的西海岸新区为例,该区连续两年在青岛全市科学发展考核中居十区市首位,2016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初步统计可达2900亿元,在全国17个国家级新区中位列第三。在此次全省各县区市排名中,西海岸新区更是以212.4亿元的财政收入总量一骑绝尘。
  “以巨大的改革魄力打破行政空间界限,在更大范围内整合统筹公共资源,也是青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原因。”青岛市发改委统筹城乡发展处处长颜丙峰介绍。这从青岛对行政区划调整的一次“大手术”上看得分外明显:2012年底,青岛将原市北区、四方区合并为新的市北区,将原黄岛区、胶南市合并为新的黄岛区,均取得了“1+1>2”的可喜效果。例如在市北区与四方区的合并中,发展空间逼仄的老市北区获得了新的伸展空间,而以老厂集中营、筒子楼宿舍、破旧厂房作为代名词的老四方片区,则迅速摆脱了身处中心城区却发展缓慢、不受待见的尴尬境地,通过旧房改造、老企业搬迁、土地腾挪与出让而“身价”倍增,一跃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错位发展也是区市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在全域统筹中,青岛注重引导产业集中布局,各区市也在“大青岛”格局中主动寻求自身定位,找准产业特色,放大比较优势,例如市南区的总部经济中心区、市北区的中央商务区、崂山区的金家岭财富金融聚集区、即墨市的汽车产业基地、胶州市的临空经济区等。各县市区各司其职,形成了各有所长、各擅胜场的良好局面。其中,崂山区抓住青岛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机会,打造了省级服务贸易特色服务出口基地——金家岭金融聚集区。2016年,金家岭金融聚集区实现增加值约83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5%,全年金融业实现全口径税收40.67亿元,为崂山区财政收入跻身全省“榜眼”厥功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