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加强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将党建贯穿教育改革全过程

2017-01-05 作者: 王桂利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桂利
  
  全省教育系统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将加强学校党建工作贯穿教育改革全过程。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优势更加突出,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效逐步凸显。
全省中小学
基层党组织1.1万余个

  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文件规定,严格规范党组织设置。在正式党员100人以上、规模较大的中小学校设党委,在正式党员50人以上、不足100人的学校设党总支,在正式党员3人以上、不足50人的学校设立党支部,不足3名党员的按照学校性质、地域远近、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和发挥作用等原则设联合党支部。在高校、社会力量及其他形式举办的中小学校均设立了党组织。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为基本形式的组织体系,基本覆盖了我省各级各类中小学校。截至2015年底,我省17市共有中小学校3.3万所,教职工117万人,共设立基层党组织1.1万余个,党员25万余人。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市教育行政部门党委(党组)管理市直学校党组织,县(市、区)教育局党委管理县(市、区)直学校的党组织,乡镇(街道)党委管理乡镇(街道)中小学党组织。高校举办的中小学校党组织归口高校党委管理。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校,按地域等不同情况,分别归口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党委(党组)或乡镇(街道)党委管理。如烟台市为健全领导核心,成立了市教育工委,统筹协调各县(市、区)党建工作。
  多措并举加强党建基础保障建设。各地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党建工作保障力度,确保党建工作顺利开展。如东营市按照党员人均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将机关党建经费列入本单位经费年度预算。济宁市充分运用济宁教育网等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发挥校刊校报、校园橱窗、校园广播等宣传教育平台的作用,利用微信、QQ群等把党的活动阵地有效拓展到网上,不断提高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
  严格标准,选优配强,做好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我省严格按照“政治素质高,大局意识强;学历层次高,创新能力强;工作热情高,进取精神强”的原则,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走进党组织领导班子,保证了党的基层组织在教育教学上的威信,发挥了对教育中心工作的引领、促进和服务作用。济宁市建立了科学规范的党组织书记选拔任用制度,学校规模大、党员人数多、校长与党组织书记由同一人担任的,配备专职副书记,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办法,党员领导干部一般都进入党组织班子;书记和校长分开任职的,书记兼任副校长,党员校长兼任党组织副书记。
  全省教育行政部门党委(党组)以及广大中小学校党组织,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主题,积极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工作内容和创新工作方法。泰安市指导全体党员紧密结合工作岗位,立标领航,把党员责任渗透进工作岗位、目标任务和服务措施中,用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作为衡量一名党员是否合格的具体标准,为党担责、为党负责、为党尽责,实现每个岗位都有党员,每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
  与此同时,不断强化管理,学训结合,不断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为契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临邑县扎实开展党员积分管理,每名党员人手一本《党员积分手册》,实行了党员活动考勤制度,对一次无故不参加活动的党员进行通报,两次以上的取消当年评先树优资格,制定了《不合格党员处置办法》,纯洁党员队伍。
向党员教师晒“党建清单”
  强化顶层设计,用制度建设为党建工作保驾护航。各市、县(市、区)在加强党建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党建责任制、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制度,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保证了学校党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青岛市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基层党建工作普遍存在的党组织主业不突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等问题,研究制定了加强机关、学校党建工作意见,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
  淄博市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本职、抓好党建才称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不抓党建是渎职”的观念,坚持理论学习制度、领导带头制度、党建工作责任制、分工协作机制和责任倒查机制等,不断强化党的民主集中制、党内政治生活、个人事项报告、述职述责述廉等多项制度。济宁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健全“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党建工作考评体系。枣庄市市中区建立党员“816”管理制度和区教育局党员学习教育等制度,枣庄市舜耕中学建立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约谈制度等。
  勇于探索党建工作新途径,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教师立足岗位、立标承诺、带头履诺,初步探索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党建工作新路子,形成了党建工作特色品牌,实现了党建和业务工作双促进、双提高。青岛市和潍坊市探索清单化管理,层层制定学校党委(支部)、领导班子成员、基层党支部书记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必须集体研究的事项清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把党建清单“晒”给党员教师,靠机制、靠舆论监督等方式,保障抓党建明确职责,落到实处。泰安市开展“幸福教育党员领航行动”,引导教育系统的党员,领岗立标、承诺践诺、履职尽责,做课程建设的骨干、课堂教学的模范、教育改革的先锋,在业务技能上当“领军人”,实现了党建和业务的渗透融合。青岛二中实施“党员先锋攻关团队”工程,成立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管理,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突出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课题管理实行书记负责、项目管理机制,研究成果及时转化,发挥课题更大效益,每年平均有近20项由攻关课题研究产生的学校制度和管理办法。
党建与教育改革有机融合
  探索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结合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我省按照“3+1”的教育改革总体思路,扎实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着力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围绕改革重点工作,各市、县(市、区)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新途径,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发展模式。
  济南市着力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着力解决涉及师生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免费特殊教育、免费中职教育,完善家庭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保障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实现了公办小学全部划片免试就近入学,公办初中全部对口免试直升,杜绝了关系生、条子生,实现了“零择校”“零择班”的工作目标,维护了教育公平与正义。他们将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维护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
  潍坊市从2004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推开校长职级制改革,全市1124所中小学校均取消了行政级别,校长的选聘管理在党委组织部门的指导监督下,由教育行政部门党委组织实施。在改革过程中,较好地实现了党建与业务的有机融合。把德才兼备与懂专业、善治理相结合,建立起校长后备人才、公开遴选、职级评定等一整套专业化的制度体系,将学校副校长的提名、中层干部的聘任权放给学校党组织实施、校长聘任,实现了党管干部与尊重教育规律有机结合;积极运用党建思维、党建方法管好底线、保证方向,党组织全程参与制定学校章程并监督实施,学校党组织班子成员均同时作为校务委员会委员行使学校管理职责,党建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充分发挥好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统领作用;健全党领导下的学校工会、教代会、家委会、学生会等组织,团结带领各方力量参与学校治理,发挥好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全方位育人的有机融合,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左敏告诉记者,“要进一步引导各市强化中小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在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教育方针,讨论决定重大事项,选人用人,人才管理,纪律检查和领导群团工作等方面加大力度,加强学校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