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有困难就找‘企业服务经理人’”

胶州千名机关干部定向联系千家骨干企业,一对一服务实行在职终身制

2016-12-12 作者: 宋弢 白晓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宋 弢 白 晓
   本报通讯员 宋振祥 刘方亮

  王超是胶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新俊是青岛品品好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原本并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如今很“热络”:王超心里装着企业,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人脉为品品好提供支持和帮助,在他的帮助下,品品好新上的一条自动灌装流水线仅吹瓶一项,一年即可节省40万元。王新俊打心眼里把王超当“顾问”,抽空就请王超去企业转转,帮着为转型升级出谋划策。
  政企一家亲,这样的变化得益于胶州市出台的“企业服务经理人”制度:今年,胶州市出台《关于建立服务经理人制度健全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确定实施“双千”服务工程,在全市确定千名机关干部担任企业服务经理人,定向联系1000家骨干企业,实行“一对一”长期联系和跟踪服务。经理人为副科级以上干部,经济部门扩大到股级干部,1000家企业包括规模以上企业、百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企业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力量,从胶州看更是如此:目前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83家,数量持续位居全省首位。面对量多面广的企业以及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胶州市积极探索服务企业的新模式和新思路,在省内首创的“企业服务经理人”制度,就是政府完善精准服务顶层设计的精彩一笔。
  胶州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张道峰介绍:许多企业对政府出台的政策不甚了解,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太通畅;而一些干部不太熟悉企业经营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这就容易导致一些举措针对性不够、操作性不强。这种“一对一”的服务模式,相当于在企业和政府间开设了一条长期绿色通道。“一旦企业要向政府部门咨询或者解决实际困难,不用多头跑,只需找自己的服务经理人就行了。作为企业服务经理人,一方面要把市里、区里的各项政策和重大会议精神及时送达企业,另一方面,一旦企业有需求,必须及时赶到,为企业经济发展和职工权益保障保驾护航。”
  据了解,胶州对企业服务经理人实行在职终身制。“以后只要我在胶州市工作,不管单位、职务如何变更,都是品品好的企业服务经理人。”王超说,每月至少走访企业一次,每季度至少组织企业参加一次交流对接活动,每年至少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或工作体会,做到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企业产品和市场、企业员工队伍、企业实际需求。
  为防止滋生腐败,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胶州市对企业经理人制定了特别严格的规定:做到“四不准”:不准接受企业的吃请或报销开支,不准收受企业馈赠的有价证券或礼品(包括土特产),不准购买企业远低于市场价格的产品,不准做违背企业意愿、侵害企业利益的事情。“我们将对企业服务经理人的表现进行明察暗访,把好‘四个不准’关。”张道峰说。
  而对于“企业服务经理人”可能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胶州市还专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各部门(镇办)共同参与的企业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搭建了企业需求处理流转平台、重点问题协调解决平台、督促考核评价奖励机制等。每个镇、街道办事处、功能区作为一个服务片区,由副市长担任片区企业服务总负责人,难题可逐级流转,最后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专题会议集中研究解决。根据解决问题进程和成效,建立反馈评价制度,定期将解决结果反馈给企业并组织企业开展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企业跑得勤,问题看得准,服务就能贴进企业的心坎。今年以来,胶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8%,1-8月份,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实缴税金12.9亿元,增长3.3%。
  “要通过经理人这个纽带,着力构建服务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让参与的每一个机关干部当好上级政策的‘宣讲员’、难题破解的‘协调员’、企业转型的‘服务员’,真正实现‘机关干部总动员、重点企业全覆盖’。”胶州市委书记孙永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