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进校园”——山东歌舞剧院举办首场精彩演出

开启激情四溢的艺术青春之旅

2016-11-25 作者: 于国鹏 报道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于国鹏 报道
  本报济南讯 11月17日晚,山东歌舞剧院的艺术家们来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为同学们演出了一场韵味隽永的民族音乐会。艺术与青春的这次约会,给双方都留下了美好回忆,也让大家对这次艺术青春之旅的未来行程充满美好期待。山东歌舞剧院的艺术家们,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带着自己的精彩节目到高校进行巡演。
  这次演出也是2016年度“艺术家进校园”活动山东歌舞剧院的首场演出。“艺术家进校园”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统一安排部署,省文化厅、省教育厅联合组织开展。主办方希望通过这项活动,丰富校园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素养,促进优秀齐鲁文化传承。
  本次活动的通知于10月26日正式下发,各项准备工作随即紧锣密鼓地推进。除山东歌舞剧院的演出外,省京剧院、省吕剧院、省话剧院也分别组织本院团优秀剧节目进校园演出。演出以济南、淄博、泰安、德州、莱芜等地高等艺术院校为主,其他规模较大、能承接大型文艺演出的学校也可积极向省教育厅申报。省文化厅和省教育厅根据申报情况共同商定演出校园。省文化厅为艺术院团安排演出补贴,不再向承演地或者学校收取费用。
  这是一次激情与热情、期待与满足相约相遇的艺术青春校园之旅。能有这么好的机会聆听一场高水平的民族音乐会,山东工艺美院的同学们踊跃报名,音乐会一票难求,会场也安排得井井有条。山东歌舞剧院副院长郝建军说:“我们精心挑选排练曲目,希望同学们通过欣赏演出,更多地了解民族音乐,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内涵,希望通过我们的演出,能够让同学们成为民族艺术的爱好者,民族文化的传播者。”
  演出大获成功。首先,这台音乐会演出形式也与以往不同。指挥马海龙同时担任解说嘉宾,在演出过程中,不仅指挥乐队演出,还特别为观众介绍曲目、创作背景、乐曲特点,介绍各种民乐乐器的知识。他的解说丰富了听众的乐器、乐理知识,也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音乐丰富内涵的理解。这种指挥兼主持解说的形式,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欢迎。一位同学表示,这与一位专职主持人在台上念主持词的感受完全不一样,指挥对乐队和曲目都非常熟悉,解说准确又很随和,更容易让听众融入现场,融入音乐中。
  音乐会演出的曲目经典,花样也多。有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有唢呐、笛子独奏,有京胡与乐队的表演,还有中西合璧的二胡与萨克斯对话。《一枝花》是一首流传极广的山东唢呐民间乐曲,欢快的节奏与优美的曲调,描绘出山东独特的风土人情,李娟的唢呐独奏,在热烈欢快的节奏中,平添了一份阴柔之美。王洪涛的笛子独奏《沂河欢歌》,仿佛让人目睹沂河岸边的幸福生活场景,兴之所至,他还用竹笛加演了罗马尼亚乐曲《云雀》。马海龙介绍,“用竹笛来演奏《云雀》,音色独特,听起来别有风味。”
  《二泉映月》是中国著名的盲人音乐家华彦钧的传世之作,曲调如泣如诉,情致婉转。张凯的二胡、吕永康的萨克斯,来自东西方两种完全不同型制的乐器,进行了一场超越文化背景的精彩对话,带给观众一曲和而不同的心灵交响。张伯敏的京胡与乐队《夜深沉》,骤雨般的急弦袭来时,那种无我的境界更令人沉醉。女高音歌唱家冉艳的一首《我的大沂蒙》,向观众展示了歌声与民族乐队的完美结合。
  还有极具西域音乐风格的民族管弦乐合奏《丝绸之路》,通过丰富的配器色彩,展现了浓浓的西域风情。马海龙说:“里面大量借鉴融入了拉美与欧洲等地的音乐元素,刻画那种异域风情的美。”值得一提的还有杨婷婷的鼓乐,这位济南姑娘曾经是国内第一支女子打击乐团红樱束乐团的主力打击乐手,表演大气舒展,收放自如。
  现场的气氛越来越高涨。最后,乐队连续加演了三个曲目,尤其当加演的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的音乐响起来时,指挥马海龙转身面向观众打起了节拍,全场起立,鼓掌相和。在喜庆的《花好月圆》旋律声中,音乐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对于这场音乐会,观众一致的评价是“震撼、特别棒”。听完音乐会后,一位男同学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特别棒的一场晚会。作为今天的大学生,我们也很需要了解民族文化艺术,举办这样的一场音乐会,对民族文化的传播是很有益处的。民族音乐会的演出,以前从没有在现场听过,尤其是这样大场面的演出。今晚,我个人的感受还是挺深的,我是学环境设计的,有音乐方面的积累,可以加强修养,调剂自己的品位。以后,肯定会多去听。”和这位同学一样,很多学生也表示,以前对民乐接触少,对流行歌曲或者西方音乐接触比较多,听了这场音乐会,“爱上了民乐”,以后会多去了解民乐,也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
  据了解,截至11月18日,山东歌舞剧院已完成本年度“艺术家进校园”公益演出活动的日程安排,预计于12月20日之前将完成30场演出。其他演出机构的演出活动也在顺利开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