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没有高端设备,没有知名专家,要实现首诊在基层——

社区医院靠什么“留人”

2016-11-22 作者: 李振 来源: 大众日报
关注健康山东
  □ 本报记者 李 振
    本报通讯员 肖海清

  没有价值千万的高端设备,没有知名的专家教授,与“高大上”的三甲医院相比,基层医疗机构的短板显而易见,靠什么才能吸引患者,留住患者?记者调查发现,我省基层医疗机构作了一些探索。
凭“一招鲜”打造人气医院
  11月10日上午,位于青岛市东山四路的李村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口腔科医生孙智松送走了当天第四位治疗的患者。
  没有大医院气派的大楼,孙智松只有一间略显简陋的诊室,但他却跟大医院的知名专家一样“一号难求”。他接诊的都是预约病人,有人甚至已经搬家到了北京,还要回来找他看牙。
  孙智松是李村街道社区卫生中心的“人气医生”,口腔科是这里的“人气科室”,每年超过1.2万人次来这里接受治疗。该科细分了口内、修复、牙周、正畸、儿童牙病、种植等6个二级科室,添置了德国的种牙机、日本的根测仪等先进设备,足以比肩市里大医院的口腔科。
  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基层的“人气医院”大都走了一条与“木桶效应”截然相反的道路——发展强势专科,突出特色,通过拉长长板留住患者,留住人才,带动医院整体发展。“只有能真正解决患者问题的医院才能留住患者。”省卫计委相关人士表示,做强全科是未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的方向,也是构筑分级诊疗体系的基础环节。然而单纯的全科并不能完全解决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基层常见的许多治疗都是建立在专科基础上的,比如外科的清创缝合,骨科的脱臼复位等。
  培植特色并不意味着“舍全取专”。基层肩负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职能决定了打牢全科基础是底线,而不是发展成为专科医院,培植特色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比如从常见病、多发病中发掘长板。胶州市里岔镇卫生院围绕糖尿病打造特色专业,一个医生团队管起了全镇1000多名糖尿病患者。凭借接地气的“一招鲜”,特色医院得以在大医院的夹缝中顽强生存下来。
社区医生成患者“知心大姐”
  淄博市民陆文(化名)曾经有严重的神经衰弱,长期失眠,躯体总是不明原因的疼痛,在大医院治疗了一年没有好转后,2015年她找到了社区医生张慧艳。“张姐耐心,愿意听我唠叨。”半年时间,陆文几乎每周都来找“张姐”,一聊就是半小时。张慧艳发现,陆文的症状其实是由于夫妻矛盾引发心理问题导致的,于是帮她分析,引导她正确处理,再辅以中药调理,最终治好了她的神经衰弱。
  张慧艳原是一家二级医院的心内科医生,到社区后,她发现把患者当知心朋友,安慰帮助他们,反而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因为没有养成按时用药的习惯,一些糖尿病患者血糖一直控制不好,张慧艳就组织他们成立了微信“糖友圈”,发送健康生活常识,三餐时在圈里发用药提醒,患者的依从性大大提高。
  医生不仅解除患者躯体上的疾病,还给予鼓励、理解和支持;患者对医生充分信任,给予尊重,良好的沟通让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患关系更加融洽。
潜力蕴藏在服务细节
  一些基层医疗机构意识到大医院服务细节上的不足,意识到患者在医疗之外的需求。中央空调还没送暖时,青岛王哥庄卫生院就给输液的患者配了热水袋、小毛毯保暖,饮水机随时提供热水。有的社区医院设立便民药箱,可以买到常用的药物,患者不用再跑大医院;有的候诊室里把wifi密码贴在醒目位置,让患者和家属打发候诊时间;有的护士兜里常年装着糖果,碰到打针哭闹的孩子,随手给一颗,孩子不哭,家长安心。细节之处流露真情,打动人心。一位8岁孩子的母亲说,孩子打针每次都要求去社区医院,因为社区医院总放他爱看的动画片。
  与追求标准化、规范化的大医院相比,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更加个体化,也更突显服务和情感的价值。或许,基层医疗机构的潜力就蕴藏在无限的细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