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大棚升级用上“智能六件套”

“大田改大棚,老棚改新棚”,寿光8000多个新式大棚进入收获期

2016-11-22 作者: 杨国胜 石如宽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杨国胜 石如宽
    本报通讯员 吕洪光

  11月20日,寿光市化龙镇丰三村大棚园区内,46岁的李孟之和妻子正在用剪刀摘大西红柿。“现在每天摘4000斤,卖1万元,共卖了10万多元了。”李孟之说。
  李孟之“玩着”两个大棚,均是长170米宽18米,一个种植着8000株西红柿,一个种植着1.26万株大黄瓜。而黄瓜大棚也收入接近10万元。去年,李孟之还做着运输蔬菜的生意,妻子在本村种着一个长100米宽7米多的大棚。“老棚种了十多年,温度上不去,收入也不办事。”李孟之告诉记者。
  今年,寿光提出大田改大棚、老棚改新棚“两改”工作,蔬菜之乡兴起大棚升级热,共建设8000多个新式大棚。目前,部分大棚已经进入收获期。两个大棚,李孟之投资40多万元。因为之前种过大棚,李孟之并不担心种植技术,却怕蔬菜销路和价格不好。“现在看,投资对了。每斤西红柿2元多,价格可以,客商抢着要,一点不愁卖。” 李孟之说。
  在与李孟之大棚相距不远的屯西园区,葛怀军的小西红柿已经卖了12万元,葛汝军摘了两茬丝瓜,收入6万多元。
  “根据村民的反馈,今年新式大棚丰收已成定局。”屯西村党支部书记葛茂学说。
  屯西村进行城中村改造后,虽然上了楼,许多村民依然喜欢种棚。在村委协调下,屯西村一些村民在距家25公里的化龙镇建了38个新式大棚,每个棚长151米宽16米。“新大棚升温快,采光好,放风快,保温好,蔬菜就长得好。”葛怀军说,晚上盖上保温被时,棚内是20度,到早上还是20度。
  在化龙镇郝屯园区,埠一村29岁的孙春亭第一次种植大棚。7月23日定植的大黄瓜,在11月初收获完毕,孙春亭收入7万多元。如今,孙春亭又种植了黄瓜苗,准备在春节前上市。“没有经验,种得不太好,但增加了信心。”孙春亭说。
  化龙镇农民大多种植胡萝卜、山药和韭菜,亩均年产值只有2000多元。如果一家三口仅靠种地的话,一年收入不过七八千元。而寿光南部种植大棚的乡镇,亩均产值过万元。
  2015年寿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121元,而化龙镇居民收入则远低于这个数字。
  “我们意识到原来的种植结构,导致农民增收后劲严重不足。多方考察后,我们认为发展大棚是提高百姓收入的最好途径。”化龙镇党委书记桑海强说。
  发展大棚需要把原来南北走向的土地改为东西走向。孙春亭原来也曾想种植大棚,却找不到合适的土地。“一户协调不了,村干部为一个大棚也不愿意去做。想种棚的找不到合适的土地,想把地租出去的又找不到人。”桑海强说,化龙镇采用了村村联合、打包入园的方式,解决这些不对称的问题。
  这种做法,也成为寿光大棚升级调整土地的普遍做法。今年,化龙镇新建100亩以上园区19个,建设690个大棚。每个大棚投资在25万元以上,投资超过2个亿。
  记者注意到,新式大棚,不仅高了宽了大了,农民也更愿意采用富有科技含量的设备了。稻田镇崔岭西村崔江元的大棚用上了“智能六件套”,有智能放风机、智能温控机、智能雾化器、智能植物生长灯、智能卷帘机、水肥一体化设备。
  “能省人工的地方,我们都用上了智能设备,菜农也不像以前那么累了。” 崔江元说。
  借助这些智能设备,化龙镇前王村的王炎国种着两个共占地20亩的蔬菜大棚。“有了这些智能设备,我和妻子两人可以轻松地种好两个大棚。”王炎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