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纵深

山东职业学院2017届毕业生就业序曲奏响

企业抢人下订单 学生端定“铁”饭碗

2016-10-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王桂利 王伟 王建科
  
  近日,随着济南铁路局、南昌铁路局、太原铁路局、中铁十四局、中铁上海工程局、中车四方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到校招聘,山东职业学院2017届毕业生就业序曲奏响。4000余名毕业生即将收获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
  其实,像这样提前一年就能被心仪的单位录用并签订就业协议,在山东职业学院早已不是新鲜事。
784名2016级新生“入学即就业”
  2010年,无锡地铁率先到校组建了27人的新生订单班。随后几年间,兰州、福州、杭州、深圳、苏州、徐州等全国10余个城市的地铁公司先后到校开展订单培养,1600余名学生提前三年被企业抢先录用。
  今年,青岛、宁波、济南、合肥、石家庄、太原等6个城市的地铁公司到校选拔组建订单班,784名2016级新生“入学即就业”。这是学院加快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输送满足铁路事业、轨道交通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结出的硕果。
专业设置突出“铁”字特色
  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山东省内具有铁路行业背景的高等职业院校,山东职业学院以行业供需为前提,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优质就业为目标,充分借鉴第三方调查机构的反馈信息,减招甚至停招社会认可度低、就业前景差的专业,大幅增加轨道交通类专业设置。目前,学院开设的招生专业中,2/3以上与铁路、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业工作岗位直接相关或相近。轨道交通类专业招生人数,由最初600人增长到现在的1850余人。
  为进一步凸显“铁”字办学特色,发挥铁路行业优势,深化校企合作,学院牵头组建了山东省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校企合作良性发展的新动力,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人才培养“五对接”“三贯穿”
  学院根据高职教育规律和学生特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创新“三线贯穿”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能力培养,以创新创业实践为导向的创新精神培养和以中华美德教育为引领的人文素质教育。
  学院因材施教,创新实施特长培养制度和项目导师制度,“个性化”精英教育和“共性化”大众教育双管齐下,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机会。2013届毕业生李魏林,参加工作仅两年便实现了从普速到高铁、从实习生到“精调师”、从线路工到工长的华丽转身,在2015年全路高铁线路工职业技能竞赛上勇夺亚军,还先后跻身“全路最美青工”“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行列。
连续三年就业率97%以上
  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学院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院长领衔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三到位”工程,设立了学院就业工作指导中心、系就业与校企合作办公室、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的就业指导小组,确保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就业工作专项资金和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场所到位。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市场维护,实施“8215”毕业生回访工程,对80%的毕业生坚持2年回访,对10%的优秀毕业生坚持5年回访。学院把回访视为校企联通的“立交桥”,反映毕业生质量的“晴雨表”,学院育人工作的“后半场”。
  目前,学院形成了以铁路和轨道交通企业为主、装备制造类企业补充结合的相对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市场。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近50%的学生进入高薪酬、稳定性好、具有良好个人发展空间的铁路、轨道交通和周边行业就业,成为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名副其实的“香饽饽”。